李海明听完刘法师关于“主师”需具备高学历理工科背景的解释,虽然理解了其必要性,但眉宇间仍存有一丝对实际操作中权力界限的担忧。他问道:“刘法师,我理解‘主师’需要具备专业权威来应对高知家长。但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在法律层面,除非孩子因违法犯罪在少管所服刑,或其父母因严重家暴等行为被法院正式剥夺了监护权,否则,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始终是父母。 父母决定让孩子学什么、做什么,孩子原则上必须遵从。在这种情况下,‘主师’的权力边界在哪里?她如何能真正干预父母的决定?”
刘法师微微颔首,对李海明提出的这个核心问题表示赞许,他进一步深入阐释道:
“李检察长,您问到了最关键之处。这正是‘双师守护计划’在设计中必须秉持的 ‘界限的智慧’ 。我们并非要创造一个与父母监护权对抗的‘超级权力角色’。”
他语气平和而坚定:
“在正常情况下,‘主师’绝不能,也无法在法律上去剥夺或取代父母的监护职责。我们的策略,不是‘对抗’,而是 ‘替代’与‘引领’。”
“具体而言,”刘法师继续解释道,“当面对一位像尹惠权那样,执意要过早、过度地向孩子灌输高深专业知识,甚至可能采用粗暴方式的父亲时,‘主师’需要做的,是展现出她自身扎实的理工科素养,然后以一种合作而非对抗的姿态,礼貌而坚定地向父亲表明:‘您希望孩子掌握的这些知识和技能,我们非常理解,也完全有能力来教授。请将这部分教育任务交给我们,我们会用一种更符合孩子认知规律、更能激发兴趣的温和方式来引导他/她。’”
“这是一种 ‘教育权’的温和转移。”刘法师强调,“目的是将可能充满压力和伤害的学习过程,转化为一种在专业引导下的、安全的探索体验。‘主师’凭借其无可置疑的专业背景,取得家长的初步信任(或至少是使其难以在专业层面驳斥),从而为孩子争取到一个受保护的学习空间。”
他话锋一转,点明了现实的残酷性: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双师’在大多数时候,必须配合父母,至少是表面上不直接冲突。如果我们试图强硬地跟父母对着干,尤其是在面对尹惠权那种精明、固执且掌握社会资源的父亲时,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