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微婉的手指轻轻搭在茶碗边上,停了几秒。瓷碗还带着点温热,姜枣的甜香浮在空气里,可她一口都没喝。
小宫女站在旁边,低着头,安安静静等着她说话。
忽然,门外传来脚步声——不快不慢,踩在青砖上,一声一声听得清楚。是林姑姑来了。
“沈司膳,请来我屋一趟。”
声音不大,却像一根线,一下子绷紧了整个屋子的气氛。小宫女立刻退后半步,低头退出去。沈微婉没动,目光落在抽屉的锁孔上——那本暗红色的簿册刚刚塞进去,铜印还在袖子里贴着手腕,有点发烫。
她慢慢起身,动作很稳,锁好抽屉,顺手把茶碗往桌角推了半寸。不是防谁,只是习惯。从一个扫地的小宫女活到今天,每一步都是靠着这些细节能喘口气。
林姑姑住得不远,在尚食局西边的一间老屋子。门虚掩着,屋里光线昏暗,只有一扇小窗透进斜斜的午后阳光。她坐在藤椅里,手里捏着一块褪色的布条,像是要缝什么,又没真动手。
沈微婉一进门就察觉不对劲。林姑姑从来不让别人进她屋子谈事,更不会在这种时候叫人过来。
她站定,轻声唤:“姑姑。”
林姑姑看了她一会儿,才放下布条,指了指对面的凳子:“坐。”
沈微婉坐下,腰背挺直,没靠椅背。她知道,这顿话不会轻松。
“你今早申领的红枣,”林姑姑开口,“是崔府送来的那批?”
沈微婉一顿:“不是。是内务府新拨的,走的是户部仓,三方都签了字。”
“有没有人私下问你,喜不喜欢甜口点心?或者偏爱哪种香料?”
沈微婉摇头:“没人明说。但刚才送茶的小宫女,提了一句‘听说您爱喝姜枣茶’。”
林姑姑冷笑一声:“爱不爱喝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打听你了。”
沈微婉没接话。
“你以为整顿规矩就能太平?”林姑姑压低声音,“错了。你现在不是谁都能踩一脚的丫头,而是人人都想拉一把的‘香饽饽’。两拨人已经打听过你:一拨是宫外某个府邸,托了个老嬷嬷传话,说愿意供你药材和银钱,只要你‘行个方便’;另一拨来自内廷,昨夜有人在你值房外转了三圈,没留话,也没动手,就是在看。”
沈微婉的手指微微收紧。
“你还记得先皇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