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娘每日送来的饭菜,从最初的拘谨客套,渐渐多了些自然的暖意。
有时是一碗蒸饭,有时是烤饼,放下时会说一句 “今儿的烤饼脆,灶膛里焖的”,或是 “云雀摘的荠菜嫩得很,怎么做都好吃”,不再刻意回避与她说话。
偶尔柳月娘还会坐下,手里纳着鞋底,跟她说两句村里的琐事,谁家的鸡下了双黄蛋,谁家的菜地里多了几棵野菜。
杜云雀是村里最活泼的小姑娘,起初总和林青竹一起躲在树后偷偷看她,脑袋凑在一处,像两只探头探脑的小松鼠。
后来胆子大了些,会在溪边浣衣时主动搭话:“未晞姐姐,你看这鱼,是不是比山外的好看?” 她手里举着条好不容易抓到的小鱼,在阳光下活蹦乱跳,溅了她一脸水花,她也不在意,只顾着咧着嘴笑。
白未晞会停下脚步,看一眼,然后点头。她的回应总是很简短,却足够让杜云雀开心半天,转头就跟林青竹说:“你看,她搭理我了!” 说着还把手里的鱼往林青竹面前凑,吓得对方往后躲,两人闹作一团,笑声像银铃似的在溪边回荡。
林青竹性子文静,像她的名字,总抱着个竹篮在溪边采野菜。篮子是她自己编的,纹路细密。遇见白未晞时,她不会像杜云雀那样叽叽喳喳,只是会红着脸,把刚采的、最嫩的那把荠菜递过去,小声说:“这个…… 好吃。”
荠菜上还沾着泥土和露水,新鲜得很。白未晞接过,说声 “谢谢”,她便会笑得眉眼弯弯,像月牙儿挂在脸上。
路鸣每月会去山外换些盐和针线,回来时偶尔会给村里的小姑娘们带些 “稀罕物”。
一块光滑的石子,说是山外河边捡的,上面有天然的花纹,像朵小花。或是一片彩色的羽毛,说是落在货郎担上的,蓝得像天空。
有次他给未晞带了根骨簪,说是比木簪结实。那骨簪打磨得很光滑,顶端还刻了朵小小的兰花,显然费了些心思。
村长林茂,依旧是那副不冷不热的样子。每日清晨会在溪边练五禽戏,看见未晞时,会微微颔首,算作招呼。他从不问她在找什么,也从不过问她的去向。
寻找多日无果后,白未晞开始想是不是方向错了。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她压了下去。她有的是时间,不着急。青溪村的日子像溪水,缓缓流淌,没有汴梁的湍急,也没有乱世的焦灼,每日听着鸡叫醒来,看着日落睡去,倒也安稳。
月中那天傍晚,晚霞把溪水染成了金红色,像打翻了胭脂盒。白未晞吃过晚饭,柳月娘做的薯蓣粥,甜丝丝的。她对柳月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