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天后,她终于烤出了几串勉强能入口的鸡串。外皮带着恰到好处的焦脆,内里也熟了,味道虽然简单,但至少不难吃。她鼓起勇气,拿给父母和邻居相熟的嫂子尝了尝。
“味儿还行,就是……有点干巴。” 嫂子委婉地评价。
“香料味淡了些,比不上镇上的烤肉。” 路鸣实话实说。
杜云雀听着,心里有些失落,但也知道这是实话。她的“炙鸡串”太平凡了,凭什么让人花钱买?
她再次找到白未晞,这次脸上少了兴奋,多了几分现实的凝重:“未晞,我试了试烤鸡串,味道……很一般。怕是卖不出去。”
白未晞看着她,没有评价鸡串的好坏,只是说:“再试试?”
杜云雀咬了咬唇,想到白未晞毫不犹豫的信任,重重地点了点头:“试!”
“那就去卖。” 白未晞的语气依旧平淡,“卖不掉,自己吃。知道为什么卖不掉,下次改。”
这话简单直接,却瞬间点醒了杜云雀。是啊,光在家里空想、自己品尝有什么用?只有拿到真正的市场上去,才知道行不行,才知道问题在哪里!
她向白未晞预支了一小笔钱,这次没有购置太多东西,只买了些必备的竹签和一小袋木炭。她决定先去近一点的硖石镇试试水,就算全赔了,损失也小些。
第一次出摊,杜云雀选在集市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生起火,烤了几串鸡串。她的手因为紧张而微微发抖。炭火的烟熏得她眼睛发涩,过往的行人大多只是好奇地看一眼她这陌生的摊子和其貌不扬的吃食,便匆匆走过。
整整一个上午,只卖出去三串。还是看在她一个妇人不容易的份上,勉强买的。
收摊时,看着剩下的大半篮子烤好的、已经凉透发硬的鸡串,杜云雀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她默默地将鸡串带回家,分给了左右邻居,谎称是自家做的多了。听着邻居们的道谢,她心里却充满了挫败感。
晚上,她仔细回想白未晞的话。
“知道为什么卖不掉”。是因为位置不好?是因为样子不起眼?还是……味道真的不行?
她想起嫂子说的“干巴”,想起父亲说的“香料味淡”。她开始琢磨,是不是可以在烤的时候刷一点点油?是不是可以试着找些山里常见的、有特殊香气的野草,比如野葱、山奈,来代替她买不起的贵重香料?
第二次出摊,她改进了配方,烤制时小心地刷上薄薄一层脂油。她鼓起勇气,将摊位往人流稍多的地方挪了挪。这一次,卖出去了一半。
虽然依旧亏本,但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