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周氏闻声抬起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道长睡得好便好。灶上还温着粥,我给您盛一碗去?”
“劳烦,劳烦!”老道士连连拱手,笑容可掬,目光却似不经意般扫过窗边的白未晞,以及她脚边那只在听到他声音后、虽未睁眼但浑身肌肉已悄然绷紧的身影。
他笑嘻嘻地踱到院中,深深吸了口气,仿佛在品味这寻常院落里的安宁气息,随即又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扭头对宋周氏补充道:
“主家这屋子,风水好,清气足,是个养人的好地方!老夫沾光了,沾光了!”
他说话间,脚步已晃到了那棵老柿子树下,仰头看着那一个个红彤彤的小灯笼,咂了咂嘴,仿佛昨夜抱着树干痛哭流涕的完全是另一个人。
小狐狸的耳朵几不可察地抖动了一下,依旧没有睁眼,但那条蓬松的大尾巴,却微不可察地收紧。
老道士在柿子树下摇头晃脑地赞叹完,又踱到水缸边,自顾自地舀了瓢水,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这才心满意足地用袖子抹了把嘴。
他咂摸着嘴,仿佛还在回味那清冽的滋味,又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极好的主意,眼睛一亮,转头对刚从灶房端了粥出来的宋周氏笑道:
“你们这院子,这屋子,真是越待越觉得舒坦!老夫这浑身筋骨都松快了不少!”
他搓着手,脸上堆起那种混不吝的、带着点讨好意味的笑容,“你看……这日头正好,老夫想着,不如……再多叨扰一两日?好好养养精神,也顺便……嗯,帮你们看看这院子的风水,驱驱可能的晦气,算是报答这宿饭之恩,如何?”
他说得理所当然,仿佛昨夜那句信誓旦旦的“天明即走,绝不多扰”压根不是从他嘴里吐出来的,脸上没有半分尴尬或提及此事的意思。
宋周氏端着粥碗,一时有些愣怔,下意识地看向窗边的白未晞。
小狐狸在听到“多叨扰一两日”时,假寐的眼睛倏地睁开一条细缝,琥珀色的瞳孔里闪过一丝几欲喷薄的怒火和“果然如此”的愤懑。
它喉咙里发出极轻的、压抑着的咕噜声,爪子忍不住在地面上抓挠了一下。
白未晞依旧静坐,目光从柿子树缓缓移开,落在老道士那副“我就赖着了你能奈我何”的笑脸上。她没有立刻回答,院中的空气因这无声的对峙而微微凝滞。
老道士仿佛浑然不觉,依旧笑嘻嘻地,甚至自顾自地从宋周氏手里接过了那碗热粥,唏哩呼噜地喝了起来,发出满足的叹息声,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扎根”此处的决心。
白未晞清冷的声音不高,却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