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到现在,未曾有商人参加科举的先例。
“阿玉哥……”
“小九,你别这样看我。”司马玉龙笑道,“少夫人救了你,此份恩情,我亦铭记在心。但我不仅仅是为了你才开这个先例的。百善庄是积善之家,我相信由他们教导出来的孩子,更是爱国忠君,体恤百姓。况且只是特许吕年参加科举,能不能考上,还是要看他自己了。”
汤玖握住他的手,认真道:“但是你对我的真心,我是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
到了这一刻,汤玖才抛去了最后一丝忧虑,愿意毫无保留的把真心交给他。
汤玖和司马玉龙回到小院后,准备下午就启程浦清县。
汤玖先是告知当初送牛乳的那家人不必再送牛乳,给洪秀兰送去了她之前在京都时定下了一些谢礼,并托百善庄帮将她骑来的马送回京都,最后再把小院退租了,就离开了太平镇。
汤玖站在太平镇出口处,望着上方的字,颇有些感慨,冲着司马玉龙笑道,“在太平镇遇到了你,倒是没有用到我爹给我准备的鱼符了。”
“什么鱼符?”丁五味好奇地说道。
白珊珊在一旁科普道,“鱼符是京城官员出入宫门的凭证,每个品级的官员制作鱼符的材料也不同。虽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一看什么材料的鱼符,就知道是什么官了。”
“哇塞,小琼你还是京官千金啊,那你岂不是真见过国主啦?”
汤玖挑了挑眉,“五味哥,你觉得呢?小羽哥的令牌都能仿制,仿制鱼符岂不是小意思?我爹怕我受委屈,才特意如此的。”
丁五味不知怎么却有些失落,“是的,孩子在外,父母总是怕他们吃苦的。”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丁五味举起扇子向前一指,“珊珊、徒弟、石头脑袋、小琼,我们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