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月2万人的规模向前线增兵,维持住了战场不崩。
反倒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开通后,向前线增援的军队人数陡减。
是没人了吗?
情况显然不是这样,有了铁路谁还愿意长途跋涉一个半月?
即便有些上路的俄军士兵,也迅速的掉头返回,准备乘坐火车赶赴远东战场。
想法是好的,现实却糟糕透顶。
贝加尔湖拥挤的小火车站上,周围变成了一片大军营,10多万俄军拥挤在这里。仅喂饱士兵肚子就是个大难题。调度的混乱更加剧了这场灾难。
很多沙俄军队因为分不到粮食饿肚子,在当地愤怒的哗变,炸坏了铁路设施,烧毁了粮食。
更为糟糕的是
战争爆发后,沙俄国内无数的苛捐杂税,让很多底层的农奴和城市平民活不下去了,由此爆发了各地的反抗运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这些反抗都被无情镇压下去,可损害已经造成了。
位于这个世界之巅峰
大楚帝国皇帝更能清楚的明了历史上沙俄帝国的失败,俄军将领的无能和指挥失误只能占六成,还有四成要归咎于沙俄那一套腐朽落后的官僚制度。
所以在战败后,沙皇尼古拉二世并不服气,扶桑人讨要30亿卢布战争赔偿更是一个大子儿没有。
这场战争打下来,把扶桑人的裤衩都赔掉了。
陆军部大臣郑国光考虑不到这些战场外的因素,说明军人的视野受限,过于注重军事因素对战场胜负的影响。
作为一名陆军统帅,必须要拥有全面的战略眼光。
好在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并不需要自己的陆军部大臣特别英明睿智,循着他的战略规划,大楚帝国就不会走弯路。
没别的,开挂的人生就是这么屌。
“陛下,扶桑人新近发起辽阳战役的态势已经很明显,几支重兵集团都在向辽阳汇集,呈现出明显的攻击态势。
在这一区域
俄军修筑了完整的筑垒区域,形成了一条长达160多公里的环形防线,并驻有重兵。
从双方的兵力对比来看
沙俄军队还占有一定的优势,扶桑人以少数攻击多数,这场战争有可能打成夹心饭,形势不容乐观啊。”皇家陆军部大臣而郑国光神情凝重的分析说道。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气势汹汹的日军都不占优势。
偏偏日军主导着战场节奏,牵着俄国人的鼻子走,你说奇怪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