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中,李书福贸然闯入,自是无人喝彩。
“当时我手里有一亿的样子,因为太少,所以就学了曹孟德在赤壁之战中用的那一招,对外人号称五亿。”李书福对江风笑着说道,“可是,即便是五亿,在汽车业界听来也是很可笑的。”
江风点了点头,心道我当时搞汽车投入了多少钱啊?估计现在算起来都算不清了。
据李书福说,与他同省的另一个著名民营企业家,万向集团的鲁冠球当时也有造车梦想,他在汽车配件业已浸淫三十年,一直渴望打通产业环节,造出中国轿车。当他听说名不见经传的李书福要造汽车时,也是大吃一惊,然后很老实的说,造车一要政府许可支持,二要上百亿元的资金,万向集团还没有准备好。
“我也没有准备好,不过,我觉得造汽车很容易。”李书福轻描淡写的说,“有一次人家采访我,我就说,汽车不就是摩托车再加两个轮子吗?事实上,我也正是用造摩托车的方式来造汽车。跟以往一样,先选中一个仿制的对象,设计师是厂里几个手艺高超的板金工,第一批轿车是用手工一榔头一榔头地敲打出来的,它的正式图纸在投入批量生产的几年后才被专业人员补齐。”
民营企业造车最大的障碍还是政府许可,李书福依然寻求变通。
让江风觉的好笑的是,他的汽车许可证来自益中省德阳的一家监狱,该监狱下属有一家汽车厂,李书福注资取得了百分之七十的股权,然后取了一个跟全球最大飞机制造商美国波音完全类似的厂名,叫作益中省波音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厂名叫波音,车型像夏利,车价仅如一辆高档丰田摩托车。
一九九八年八月八日,李书福造出的第一款汽车吉利豪情正式下线。当时他摆宴一百桌,向全国官员及经销商发出七百张请柬,结果只来了一个,东海省的一个副省长。而其余九十多桌菜肴,全部受到冷落。
但是,在另一个战场上,吉利却是取得了重大胜利。这个才是真正能够决定吉利命运的战场,那就是销售市场。
吉利豪情一面市,就以超低的价格掀起了一场血风腥雨。
当时中国的轿车定价大多在十万元以上,最便宜的海门夏利售价将近九万元,而吉利豪情价格为五万八。
“当时有媒体问我,消费者都在问,五万八的轿车能开吗?”李书福对江风描述道,“听到这个问题我很高兴,于是我就反问记者,那就是说,如果能开,消费者就都肯买吗?”
江风闻言,顿时莞尔一笑,心道这位仁兄真是挺有意思的,算得上是大巧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