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要给就大方点(4 / 6)

太上皇听完就翻了个白眼。

自己这儿子心思缜密,也算勤政,很多时候还挺果决的。

可就是心胸不够宽广,偶尔还显得斤斤计较。

当年还是皇子时,就看出他对人对己,都有些苛求。

从古至今,功高莫过于救驾。

虽然今天锦衣卫指挥使周伯益体内的蛊毒,还没爆发出来,就被李景孝发现,并且镇压了下去。

看似功劳比不上战场上紧急情况下,带兵救驾那么危险和关键。

但要是没李景孝,不仅自己父子俩要倒霉,在场的文武大臣们,也会有极大的伤亡。

这时候,只要封赏不是太过分,没人会反对。

要是封赏低了,大臣们反而会觉得,你们皇帝父子俩的命,也就那么回事。

那今后还有谁,愿意冒着丢掉小命的风险勤王救驾?

所以太上皇直接说道,“要么封景祐世袭兴安伯,要么给他封侯。”

说完,太上皇自己都叹息一声,“要不是景祐实在太年轻,朕都想给他个世袭的侯爵爵位了。”

隆德帝张张嘴,正想说些什么。

太上皇直接挥手打断,说道,“皇儿,当初那忠靖侯抡起功劳,还远比不上景祐今日之功。

为何当日他被封忠靖侯,到了景祐这里,你却迟疑不决?”

隆德帝一愣,本想说史鼎那是靠着拼命,搏出来的侯爵爵位。

但今日李景孝不仅救驾,而且还是救了两个皇帝,顺带着又救下满朝文武。

说功劳没史鼎高,明天就会被人笑话死。

朝臣们心里,也会觉得赏罚不公。

而太上皇则心里很清楚,自己这儿子,又是犯了疑心病。

生怕李景孝地位越来越高,将来会造反。

可他也不想想,从古至今,只要赏罚分明,人家想造反都没借口。

一旦名不正、言不顺,就没几个人愿意跟着造反。

越是聪明人、越是有才能的人,也越不会跟着这种人造反。

朱棣造反,都要打出‘清君侧’的名号。

北征北元,实在找不到理由,居然扯到汉高祖刘邦曾在漠北受辱这事上面去。

他爹朱元璋的理由,就响亮和名正言顺多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老朱不仅做到了,还夺回已经从中原王朝手里,失去了五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

所以老朱的历史评价才会那么高。

而且爵位再高,手里没兵权,也不可能造反。

所以在太上皇心里,与其给李景

最新小说: [美娱]这次为你不崩人设 穿到天龙去修仙 护花宝鉴 一世龙皇 诗情画意 仙尊,时代变了 开局从召唤诸天崛起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最强家主 嫡女萌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