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子一年吃饱的年代,大军确实被李景孝给喂饱了。
此时谁要是阻挡大军东归回家,必然会激起全军干翻一切的勇气和决心。
但李景孝也不是没担忧,几个月前,一万鞑靼骑兵一直在高丽边境游弋。
万一归途上遇到这支部队。
硬碰硬,即便能击垮对方,伤亡也不会小。
所以李景孝才会想着,让贾蓉去联系哈达部女真首领王忠。
不仅想获得更多的情报,也想让女真当帮手和炮灰。
回到松树林,休整了一夜,隔天大军启程一路往东走。
而此时才有鞑靼人,发现了多伦湖畔的京观。
等下午一支万人的鞑靼大军抵达多伦湖,看到那座京观和崖壁上的刻字后,一个个面色都极其难看。
想毁掉李景孝留下的石刻,又因为离地面十几米,就得从几十里外伐木筑木架。
没三五天,根本不可能。
但探子传信说,大战应该发生在一两天前,要是在此停留,那大周人会走的更远。
最后还是报仇的心思占了上风。
只是鞑靼大军往东追的时候,几个鞑靼首领很快发现,士卒们赶路的速度,明显比之前慢了很多。
即便再三催促,还是跑一阵,速度又不知不觉的慢了下来。
几个首领和将领们一商量,很快发现手下的儿郎们,这是被六千同族被周军全歼的事给吓到了。
心里不由想起那句。
‘率大军四千,转战千里,十二战十二胜’的话,对士气的打击更大。
谁也不愿意面对一个百战百胜的敌人,特别是这敌人和过去的天朝部队很不一样。
明晃晃的筑京观,根本不怕后世史书和朝廷追责。
众首领和将士忽然觉得,自己即便追上去,说不定也只是人家嘴里说的,从十二战变成十三战全胜而已。
即便真赢了,伤亡也不会小。
毕竟在首领们心里,李景孝带领的这支大军战斗力强的离谱。
四千人全歼六千骑兵,怎么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可那座巨大的京观,又证明了李景孝的话。
草原是残酷的,一旦手下士兵伤亡过大,这些首领们回去后,大概率会被别人给吞并了。
所以几个首领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再次行军时,明显慢了下来。
而且走十几里就下令休息。
之前追击时,每天至少跑一百三四十里。
偶尔还一天跑过一百七十多里,但现在,一天下来,也只走了八十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