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一样,割一波,用不了多久肯定会再长出来。
所以短期利益诱惑,确实能吸引一部分山神和土地积极配合。
甚至谁要是耽误李景孝刷经验,他都敢毁了山神和土地的牌位。
不用他亲自动手。
只要让道录司和礼部出面,说某地历史上出了个孝顺、忠烈,或者守信、善待乡民。
甚至只是官声不错的人,就能上报朝廷,立这人为山神和土地,甚至是县城隍。
这就不仅仅只是砸饭碗,而是‘锅灶’都给你搬走。
而且这理由还名正言顺。
真要怪,就怪你自己当山神和土地不认真、积极。
而天庭可不会管这些,人间正统皇朝立的山神、土地和城隍本身自带法理性。
而且只要位置不缺人,天庭就更不会管。
李景孝把8个总旗分成40个小旗,抓阄分派去各个城隍庙,土地庙和山神庙后。
李景孝带着护卫,出门去了‘都城隍庙’。
把这事和城隍老爷梁广源一说,梁广源差点就开骂。
这等于剥夺了一部分,属于他这个‘都城隍’的权利。
但李景孝一句,收集到的任何和诡异妖邪有关的资料,不仅会送到都城隍庙。
就连清剿的诡异和妖邪的资料,也会上报给他。
这位城隍爷的脸色,立马来了个180度的转弯。
等于李景孝的左镇抚司,充当了阴司外聘人员,帮忙解决了本该是城隍体系去解决的麻烦事。
别说城隍老爷了,就连‘都城隍’下属的文武判官、各司大神。
还有牛马将军、日夜游神、枷锁将军等神。
今后的差事轻松多了的同时,功劳却一点不少。
而且被妖邪害死的枉死冤魂少了,也是大功一件。
至于多年后,信徒和香火会不会变少。
‘都城隍’体系内的官吏们,那是一点都不担心。
每年在京城城隍庙里举办的祭奠,那是朝廷出面、礼部负责的典礼。
不仅不缺信徒,很多时候,大小官吏们反而觉得事情实在太多。
根本忙不过来。
这样一来,都城隍体系的官员,想法自然和县城隍,山神土地们不一样。
等李景孝出了都城隍庙,一众阴司属神们,一个个汇聚在都城隍身边。
讨论着,要不要今后招募城隍阴司的兵丁时,首选左镇抚司阵亡,或者有功之人。
城隍爷想了想,这事自己这边没问题。
上报的话,酆都城里主管‘人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