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明面上花掉的银子,接待乾隆的地方官府和商人的开销,实际上也不小。
也就是说,甄家四次接待,可能花掉了上千万两。
仅仅靠一个江宁织造局,想弥补这么大的亏空,根本不可能。
所以实际上甄家欠国库的钱,少说也有几百万两。
太上皇默许慢慢还,但甄家既然如此受太上皇宠信。
日子过的比贾家还要奢靡浪费。
江宁织造局每年贪来的银子,或许也只是够甄家自己的开销。
所以要是能把‘不敢住’的园子卖掉,换一大笔钱回来,甄家是举双手双脚愿意。
但也不是谁想买,就有那个资格买。
至少盐商和丝绸商人或者家族,在甄家眼里,再有钱也没那个资格住进瞻园。
万一隆德帝和太上皇一样下江南,来了金陵住进瞻园。
那等于把讨好新皇帝的机会,拱手让给了盐商和丝绸商们。
光是这点,江南的巨富豪门就被甄家排除在外。
但李景孝想买,不仅身份足够,也不会和甄家形成竞争关系。
所以和李景孝客套一番,喝了几口茶,甄应嘉就有些沉不住气的问道。
“兴国公,下官听王兄说,您有意在金陵立个别院?”
李景孝见甄应嘉说的这么直接,暗道甄家现在的财务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还要艰难。
不过想想也正常,算算时间,原著的七八年,顶多十年后,甄家就被抄家。
所谓破船还有三千钉,如此大的家族,真正彻底没落下去之前,支撑个三五七八年都正常。
又或者新皇帝清理亏空,逼的甄家还国库的钱。
甄家没办法,不得不从事一些风险很大的生意。
被抓到了把柄,而且还是不一般的罪行。
这才被隆德帝真正掌握了主动,就连太上皇都默许,这才一举抄了甄家。
李景孝明白这些后,笑着说道:“甄大人论辈分,还是本公岳父政老爷的表兄。
王家大舅和蟠哥儿也不是外人,本公也就不藏着掖着。
那瞻园作价30万两银子,甄大人看着可还行?”
甄应嘉想都不想就摇头,30万两其实是笔巨款,甚至都抵得上江宁织造局一年的纯盈利。
但这园子不仅是前明朱皇帝,在中山王死后,特意下旨修建以纪念徐达。
后来几经转手,每家一直都在扩建和不断的修缮翻新。
甄家当年接手后,也修缮维护了一次。
光是那次,就足足花掉了将近10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