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掌心雷的要求,就降低了很多。
特别是一些会金光咒的弟子,学习掌心雷确实会容易不少。
不过,李景孝也不可能一直在茅山讲道。
等过完了年,他会在京城抽时间,教导石德龙、林绎、柳宏式三兄弟。
茅山那边,顶多给几个天赋高的弟子解惑,而且十天半个月才解答一次。
这事已经提前好多天,告诉了掌教真人和长老们。
所以茅山上下虽然觉得可惜,也只能答应。
最近听讲的茅山弟子,一个个那叫一个认真和积极。
而且关于御剑术,掌教真人等十几个老道虽然眼馋,却没一人开口。
都知道这是李景孝的看家本事,还不如不问,免得得罪李景孝。
这也让李景孝很是满意。
——
小年这天,李景孝中午回到京城,和媳妇、小妹她们用午饭时。
也商量好了走亲戚的事。
两个岳父那边肯定得去,二叔那边免不了也得去。
而且李家的祠堂就在老宅那边,不去都得去。
好在李景孝现在对二叔、二婶的态度,比前两年好很多。
二叔、二婶这两年一心宅在家中,也没搞事,所以看在三个妹子的面子上。
李景孝带着两个媳妇和王熙凤上门时,对二叔、二婶也是说说笑笑。
不像前两年,基本上都不怎么说话。
景熙三姐妹自然是欣喜的很,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而秦可卿、元春和王熙凤都是伶俐的主,有意奉承下,二叔二婶脸上的笑容那叫一个灿烂。
只是二叔也不是没忧心事。
李景孝和秦可卿、元春结婚都两年了,肚子居然都没见动静。
特别是元春可是他二房的媳妇,生下的子嗣也是二房的后代。
二叔不急就怪了。
但这事他和二婶都不好明说,免得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只能想着,晚上景熙三姐妹住在家中时问问。
隔天,李景孝带着秦可卿去了秦业那边送年礼。
老头就一儿一女,家中仆役多数还是秦可卿嫁给李景孝后,主动帮老爹买的。
人口少,虽然冷清了点,但也没那么多的烦心事。
不过翁婿俩闲谈时,秦业忽然来了句:“贤婿,老夫打算年后便送交辞呈,回祖籍安享晚年了。”
李景孝和秦可卿同时一愣,随即就明白秦业的意思。
一来确实年龄大了。
与其到了年龄不得不辞职归乡,还不如主动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