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甚至四五十万两银子也不是没可能。
这就需要人,能镇住高丽和倭国。
才有了李景孝统管高丽、倭国之事,并且加‘总兵官’的头衔。
但李景孝是真不缺钱。
从攻入高丽的三路倭寇大军中的战利品上,他就赚到了4百多万两银子。
虽然他说6成战利品归士卒,3成归将领。
最后1成才是自己的。
财富分配确实严格按照这比例分配。
可实际上,在战场上估值的战利品,价格往往少了六七成。
甚至七八成。
李景孝自己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战场分发银子。
把丝绸、珠宝、珍贵药材、皮草等东西买下,收进物品栏里。
回到京城后,分批在京城、金陵、扬州、苏州等地售卖。
价值直接翻了两倍多。
率军攻入了倭国之后,战利品就更多。
加上从倭国寺庙里搜刮到的金银。
出门一趟,李景孝至少赚了一千三百多万两的银子。
好在他也不傻,知道大量的货物短时间内出现在市面里。
会冲击货物的价格。
珠宝大部分留下。
只有不容保存的,这才分批在大周南北的大城市中,慢慢卖掉。
在高丽缴获的丝绸,更是直接在倭国销售,价格反而更高。
而皮毛、药材运去大周南边,价格至少涨三五成。
少数年份好的药材,稀有的皮草价格甚至能翻一两倍。
至于海量的粮草,则被人放在游戏仓库里没动。
有时间金银再多,也没粮草有用。
——
想靠着石见银山积累上千万两的银子,没二三十年大概率不可能。
还不如不要。
这举动,瞬间就让朝廷上上下下,对他的猜忌、防备之心减了大半。
——
李景孝从抱琴手上,接过二儿子时。
还笑骂了句‘混小子,这么折腾你娘。’
贾母、王夫人听了,不由白了他一眼。
但心里却对李景孝一万个满意。
而且李景孝只是抱着儿子一小会,就转手交给了贾母和王夫人。
自己则进了产房,去安慰和夸奖元春去了。
这让贾政等人,对他又是满意的很。
然后一个个围着小家伙,嘴里说着‘念春、念春’。
大儿子叫李念卿,二儿子自然叫李念春。
李景孝进了产房,元春已经收拾干净。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