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半岛,而西南,东北两侧的水面狭窄,又被白下城、石头城等堡垒扼守,西北侧水面直面山体,难以登陆。东南面唯一的路桥,又被钟山与秦淮河保护。
曾经的建康,单从水路或者陆路进攻,几乎是无法拿下的,必须水陆并进才能对建康造成足够的威胁。
说一句便于想象的话,这种地形跟君士坦丁堡差不多。
但关键就是,这都是曾经的事情了。
在北宋的时候,建康的山川地理发生了急剧变化。
首先是长江西移,然后是长江故道与秦淮河变窄。
曾经的秦淮河宽达上百米,到了北宋时,就急剧变窄到三四十米了。
更关键的是建康东北侧的玄武湖,直接被王安石用泄湖为田给围死了。
这也就导致了建康城在军事地理上变得极为不安全。
南北朝时放弃江北诸镇的做法,到了南宋的时候,就已经与自取灭亡差不多了。
也因此,刘锜必须要建立新的防御体系,以取代建康坚城。
也就是瓜洲渡—长江—镇江府防御体系了。
刘锜将瓜洲渡的营垒修得坚固无比,下定决心要在这里坚守到底。
为了以示死战的决心,刘锜甚至将妻子儿孙全都接到了瓜洲渡,如果瓜洲渡破,那他们全家就得跟宋军两淮四万余主力兵马一起葬送。
这自然是鼓舞士气的举动,却并不是所有人都很理解。
就比如此时在另一张软榻上的叶义问就是这般。
此人是主战派,甚至曾经在秦桧权势极盛的时候以通判之身跟秦桧对着干。
在秦桧死了之后,叶义问被擢升为殿中侍御史,并且开始参与清扫秦桧的残余势力,此时他已经官至同知枢密院事,理论上是宋国所有军事力量的最高长官。
当然,叶义问在地方官上在行,在政略上也可圈可点,但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不知兵。
一个知枢密院事,却不知兵。
这个任命只能说很具有大宋特色。
当然,叶义问一个主战派,如果文武政事样样精通,是绝对活不过绍兴二十年的,早就被赵构与秦桧找机会弄死了。
这不是臆想。
同为主战派文官。
为官清廉,政事强悍的赵鼎死了。
门门都会,样样稀松的张浚却一直活下来了。
不得不说十分黑色幽默。
这就是绍兴三十年之前的政治风潮了。
然而天下事不是什么恶俗小说,也不是网络游戏,从来不会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背景音乐,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