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伐的策略根本不成。
契丹人也是半游牧部落,不是打不过就跑,而是觉得打不过,离着二百里就会撒丫子跑,到时候金国大军怎么追?
这要让契丹部族在草原上游荡起来,那七八年也别想安生了。
所以只有一次机会,不说毕其功于一役,最起码要将契丹起义军打残!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不是大军,而是精锐骑兵部队。
也因此,纥石烈良弼精心挑选了一万精锐骑兵,进驻临潢府,秉承的思想就是兵不在多,而在精。
而对于契丹起义军来说,一万多兵马在硕大的临潢府内,跟往太平洋里撒泡尿一样,临潢府依旧空虚,可以占据。
所以,契丹起义军中虽然也有争执,但耶律撒八却没有固执己见,最后被移剌窝斡等人说服,大军回转,杀向临潢府,想要以契丹人龙兴之地为根基,再立新朝,成就霸业。
而完颜雍虽然理论上属于纥石烈良弼的合伙人,但实际上是戴着镣铐跳舞,没有军权,完颜谋衍等人又被看得紧,想要改变局势,是没有办法从军事上行动的。只能搞一些奇招怪招。
到最后,完颜雍还真的想到了一个办法。
联络蒙古部族,准确的来说是在呼伦湖与贝尔湖左近的塔塔儿部,与金军一起前后夹击契丹部族。
这个计划确实令人意想不到,因为契丹部族此时闹的再热闹,终究也是为大金征战多年的鹰犬,而且契丹起义也是因为完颜亮瞎折腾出来的,朝中契丹大臣还有许多。
但蒙兀人就是实实在在的外敌了。
即便塔塔儿部是亲近金国的一方,却依旧属于外藩附庸性质,金国与塔塔儿部合作之时,也是有五六分精力用作防备的。
将这些人引入内战,局势一下子就会变得极为复杂。
须知金国立国的三个重要需求,就是要保证压制汉人、契丹人、蒙兀人。
完颜雍此举,作个不恰当的比喻,就相当于慈禧太后联合八国联军绞杀义和团。
宁予外敌不予家奴了属于是。
但他毫无办法。
虽然纥石烈良弼已经保证,完颜亮南征结束之后,就将完颜雍放出去,然而谁知道到时候是个什么情况?
完颜亮志大才疏,有八成的可能会完蛋,然而不还是有两成的可能会大胜而归吗?
到时候以完颜亮所积累的威望,也不用大军来讨伐了,命令近侍拿着刀来就可以了。
所以,完颜雍必须得开始自救。
必须得获得威望,必须从掌握这万余临潢府精兵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