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淮的行为其实在西方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前期是比较常见的。
国王往往不是全军的指挥,或者说不仅仅是全军的总指挥,更是最强大的骑士。
国王会在关键时刻,率领最精锐的骑士杀入阵中,以个人勇武保证胜利。
政治领袖亲自上阵动手在中国也是屡见不鲜,刘邦、朱元璋、李世民、赵匡胤都有上阵杀敌的记录。
创业艰难百战多嘛,大约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到了刘淮这种地位,麾下有几万大军,依旧亲自上阵的,那就不多见了。但凡能遇到一次,都是十分紧急的情况。
可不得不说的是,个人勇武展示方式极为直观,只要当着全军的面,弄死强敌即可。
而效果也十分显著,几乎立即就会让围观者心折、敬佩乃至于崇拜。
在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老前辈李世民,当他亲率甲骑一日九战,打崩宋金刚之时,唐军上下直接归心,以《秦王破阵乐》相颂了。
当然,正如同李世民会有李道玄这种小迷弟一样,刘淮的轻剽无前之勇同样激励了麾下一众年轻将领。
比如之前的辛弃疾,再比如如今的张白鱼与毕再遇。
汉军甲骑布置在两翼原本是为了牵制金军骑兵,但是令两名骑兵主将没想到的是,在经历了一系列分兵之后,如今的情况竟然成了金军精锐甲骑分兵来牵制他们了。
这让张白鱼哭笑不得的同时,又愤怒异常。
所谓以正合以奇胜。身为奇兵的精锐甲骑往往承担着胜负手的作用,如今金军倒是将杀手锏抛出去了,而汉军甲骑却被纠缠住,不得有动作,如何不让人恼怒?
在一轮又一轮的小型冲锋后,甲骑之间已经有了混战的趋势,数千骑兵的战场迅速扩大,渐渐从两翼蔓延开来,形成了一个个小型战团。
这也是精锐骑兵对决之间的常态。
金国开国之时,女真骑兵曾有一句豪言壮语:若不能打百余回合,何以称马军?
打上百余回合应该只是吹牛,但精锐骑兵的确能够在数次进击,丧失编制之后,还能主动聚集,再次发动进攻。
相比之下,那些一溃过后,就很难收拢起来的契丹轻骑简直丢死人了。
而当双方都是精锐甲骑的时候,就会发展成如今这种情况,虽然双方骑兵都已经丧失了编制,以至于队自为战,乃至人自为战,却依然不停的拉开距离,再次互相冲击厮杀。
张白鱼身侧也只剩下二百余骑,刚刚冲散了一股金军后,遥遥看到又有一股兵马聚集,心中烦躁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