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两脉有反应。”
“因为这个大动脉炎,也就是我们中医里的无脉症属“脉痹”“伏脉”范畴,它常累及主动脉弓分支,如如锁骨下动脉、颈动脉,才会导致上肢无脉,但下肢动脉如股动脉、胫后动脉可能未完全闭塞,若病变未累及下肢血管如腹主动脉以下正常,则这三处脉搏会保留。”
“不过你这个时间有些久了,还得我摸了过后才知道。”
方言策略是现在先探查一下脚上的三脉,摸个虚实,才知道后面该采取哪种治疗方案。
柳玉听到方言说的话,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方言说的大概意思她是明白的,只是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诊断的手法。
接着柳玉脱掉鞋袜将自己的脚露了出来。
她也是个爱美的女人,上面还涂了指甲油,猩红猩红的。
加上白皙的小脚细皮嫩肉的,给小彭眼睛都快看直了。
老范看到小彭的样子,忍不住捅咕了一下他。
小彭这才赶忙收敛心神,心里连道“丢人了丢人了!”
不过方言倒是没管他们这些,已经开始在柳玉脚上摸了起来。
太溪、太冲、趺阳三脉,应指不乱。
还好,虽然患病的时间已经有好些年了,但是情况并没有发展到最坏的程度。
太冲脉涩,太溪脉弱,趺阳正常。
这倒是,也没出乎方言的预料。
久病及肾,肾精亏虚则太溪脉弱;肝血不足则太冲脉涩。
随后方言又患者其他的位置上做了诊脉。
因为他的切脉技术深厚,虽然一开始没有摸到脉搏,但是在后面加大力度后,也在较深处摸到了脉。
所以到此为止,方言认为将无脉症视作伏脉这种认识,是比较恰当的。
历代中医认为无脉症的病机主要是人体的正气不足,气机郁积潜伏在内,导致气血闭塞不通畅,血脉潜藏隐伏而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
依据辨证求因(通过对病症的分析来寻找病因)、审因论治(根据找到的病因来进行治疗)的原则,治疗方法是扶助补充正气,调理气机、促进血液运行,打开闭塞的脉道,使血脉通畅。
就如同《脉诀汇辨》中所说的,伏脉“其主病多在沉沦之分,隐深之地,非轻浅之剂能破其潘恒也,诸病莫非气血结滞。”
翻译过来就是“伏脉它所主的病症大多在于身体内部深沉的部位、隐藏较深的地方,不是那些药力轻浅的药剂能够破除其症结的,各种病症大多都是因为气血郁结阻滞所导致的。”“气血结滞”这四个字,可以说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