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了北海油田等多元化产业,获利颇丰。
不过,罗伊?汤姆森在1976年的时候驾鹤西游了,产业传到了他的儿子肯尼思?汤姆森的手上,结果很快赶上了1979年发生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包括北海油田的生意,以及一些棘手的纠纷在内的等等麻烦,逼得他不得不将《泰晤士报》停了一年,这绝对算得上一段奇葩的历史了。
肯尼思?汤姆森这个人可不是中看不中用的富二代。相反,他的能力很强。
原本时空里,肯尼思?汤姆森在下个世纪初去世的时候,身家接近了180亿美元,是加拿大第一富豪,排名全球前十以内;他父亲一手缔造的汤姆森公司。更是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信息公司,以至于在其逝世后,与路透社合并。
为了摆脱危机,肯尼思?汤姆森开始给汤姆森公司转型,出售包括北海油田在内的一些多元化业务,甚至连《泰晤士报》也成了可卖品。
对《泰晤士报》情有独钟的买家自然不少,但只有鲁伯特?默多克愿意满足肯尼思?汤姆森的各项条件,于是鲁伯特?默多克最终以1200万英镑的价格,将《泰晤士报》收入囊中。随即撤换主编、进行改革。
在收购《泰晤士报》之前,鲁伯特?默多克在英国已经拥有了发行量堪称第一的通俗小报《太阳报》。
有鉴于此,英国人还真担心自己这个风格严肃的“国报”,被改成了以三版女郎闻名的《太阳报》的模样。
不过,精明的鲁伯特?默多克深知其中的厉害,根本无意这么做,况且《太阳报》支持工_党,《泰晤士报》支持保守党。送上门的通吃各方的布局,为什么要改?
因此。在收购《泰晤士报》后,鲁伯特?默多克一再强调,自己无意干涉《泰晤士报》的编辑方针,更不会降低其历史积淀的品质和风格。
甚至,在报社技术和设备的升级过程中,《泰晤士报》还从自家老板的对手――唐焕的旗下计算机公司。引进了桌面出版系统,因为在这个数字化领域,哲儒和方圆的水准世界领先,比如信息采编的最终端――记者,可以直接通过打字输入来撰写稿件。
正是因为这些过往。唐焕乐观地以为,《泰晤士报》真的很独_立,没想到其在这个时候,搞出了一篇哗众取宠、影响力巨大的报道。
“或许,由于香江的复杂形势,英国也乐于见到我沾惹上一些麻烦。”唐焕沉吟着继续分析道。
“那你打算怎么应对?”韩安远关切地追问道。
“嘴长在人家脸上,我能有什么办法。”唐焕耸了耸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