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是朱翊钧下旨,让他去赈灾,有的时候,是他自己请旨去巡视。
而朱翊钧也找到了与海瑞相处的乐趣。
辩论……
有的时候,海瑞能说服朱翊钧,给他带来一些新鲜的认知,有的时候,朱翊钧能说服海瑞,同样,给海瑞带去新的想法。
君臣两人,互有胜负。
当然,有的时候,也会遇到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
昨日,君臣二人就以仁德,法制进行了一场辩论。
而这场辩论,在昨日进行了半个时辰,还未有胜负。
主体就是,君主治理国家,是仁德当先,还是律法为先。
朱翊钧认为是律法在先,仁德辅之,而海瑞却认为仁德为重,律法辅之。
朱翊钧可以断定,这一次海瑞求见,定是因为昨日那场没有结束的辩论。
不多时,海瑞步入乾清宫,跪地行礼道:“臣海瑞,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岁万岁……。”
朱翊钧抬手道:“海爱卿平身。”
“谢陛下。”
这个时候的海瑞,三年之内,不缺吃食,气色好了不少,原本有些纤细的头发,都越发的黑粗了起来。
海瑞谢稍作沉吟,便开口道:“陛下,臣归家之后,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臣的想法是对的,圣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陛下当以仁德为本,施仁政于民,方能得民心,保江山之稳固。昔者,周文王以仁德治国,礼贤下士,百姓归心,遂有八百年之周朝。陛下当效文王之德,行仁政,以保大明之长治久安。”
朱翊钧微微点头,而后笑着道:“海爱卿所言有理,朕亦深知仁德之重要。然治国之道,岂止仁德一端?”
海瑞抬头看了一眼皇帝陛下,而后继续缓缓说道:“陛下,仁德乃治国之根本。昔者尧、舜、禹皆以仁德治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今陛下当以古圣先贤为范,行仁德之政。”
这个时候,朱翊钧却是摇了摇头:“海爱卿,仁德固重,然国之强盛,亦需法纪严明。若无律法约束,乱端横出,朕啊,还是觉得律法为先,方能大治天下。”
“陛下,法纪乃辅助仁德之手段,不可舍本逐末。以仁德化民,民自守法;以法纪束民,民或生怨。且陛下当思,秦虽以法强,然苛法暴政,终致民怨沸腾……”
朱翊钧听完海瑞的话后,在行一番反驳之语。
在这个问题上,便是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死局。
不过,这个时候的朱翊钧正是无聊,也给海瑞说的多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