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子。
但说白了,给陛下上供奉的人,有些多,他可能记不住,但那些一文不出的铁公鸡,人少,他记得清清楚楚……
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胁迫。
那些大户,都是笑着把银子给拿出来,不敢表现出来一丝不满的情绪来。
当然,在南京购置起那么大的家业,谁不是朝中有人啊,可朝中有人,可他们朝中的人,也不敢得罪宫里面的人。
海瑞听完冯时的话,眉头皱得更深了,内心满是纠结与疑惑。
冯时此人所言合情合理,让他一时之间竟也找不到反驳的言辞,无法叫停这将近完工的工程。
海瑞沉默片刻,沉声道:“既如此,我自会去查证一番。”
说罢,便站起身来,而冯时也起身将海瑞送出了府邸,之后,便让人去取账本前来,送到驿站去。
海瑞刚回到驿站,还不到半个时辰,就见冯时派来的小太监抱着几本厚厚的账本匆匆赶来。
小太监毕恭毕敬地将账本呈上,便匆匆离去。
得到了账本的海瑞就开始调查了。
“你们在此做工,工钱可如实发放?”
“回大人的话,工钱都是每天都接的,而且给得不少。”
…………
“啊大人,给陛下供奉那是我们的荣幸,都是自愿的,绝无强迫。”
“哎呀,大人啊,我们是祖坟上冒了青烟,能为皇帝陛下南巡出力……”
…………
就这样,海瑞在南京调查了整整四天。
四天里,他废寝忘食,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一切竟真如冯时所说,朝廷确实没有动用一毛钱,账目清晰,老百姓们也都拿到了足额的工钱。
到了万历九年的正月二十二日,海瑞结束了调查,开始返回京师,也是沿着他来时的路,重走一遍。
而这重走一遍的道路,让海瑞直接火大起来了。
来到了徐州,京杭大运河。
上次他看到这里正在兴建观河台,当即就下令叫停。
可如今回来,那观河台不仅恢复了施工,而且规模更大了,工匠们忙得热火朝天。
海瑞大步上前,找到了主事,严辞责问:“谁让你们复工的?”
主事吓得瑟瑟发抖:“海……海大人,是上头的命令。”
海瑞正欲发作,这时徐州知府匆匆赶来:“海大人,这观河台可是为了让陛下更好地欣赏河景,彰显我大明盛世啊,前几日停了之后呢,下官就惴惴不安,冯公公来了,便又让我们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