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的马车,就是在他近乎严苛的鞭策下重新转动起来。
有人弹劾他变法乱政,却没人看见那些深夜里,他对着空荡的殿堂苦思冥想,烛泪在砚台里凝成冰晶。
他不是不想做个温润如玉的君子,可当看到黄河决堤时百姓抱着浮木哀嚎,当发现国库空虚到连边军冬衣都凑不齐,他只能把文人的风骨淬炼成铁腕,哪怕因此背负骂名……
“愿以一身许国,不以家事辞劳”……
这份近乎偏执的家国情怀,让他在权力的旋涡里越陷越深,也让他成为了大明最后的脊梁。
当然,他绝非完人。蟒袍玉带的奢华,纵情享乐,他会利用职权打压异己,甚至在推行改革时手段凌厉得近乎残暴。
可当后来人站在历史的长河边回望,突然明白所谓英雄,从来不是完美无缺的神像。
张居正就像那轮照彻寒夜的孤月,虽然有暗斑,却依然用全部的光,照亮了即将坠入深渊的大明王朝……
考成法是他留给大明朝最宝贵地财富……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执行力最为重要……
做一个愤世嫉俗的好人容易,但要逆天改命把一个积重难返江河日下的庞然大物从下跌趋势中挽救起来实在是太难。
更何况,张居正并不是生来就拥有权柄的人。
他也是一个标准的读书人,一个背景普通的正统士大夫,并不是什么天潢贵胄。
一个把个人名誉抛在脑后,只为了改革事业的人,怎么不值得肃然起敬……
同读圣贤书,圣贤做不到的他做了,圣贤做的,他也能做,复杂的人性在他身上更加复杂。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大明朝失去了张居正……
年轻的皇帝终究是失去了他的老师……
但……
一切还要向前走……
……………………
想要考公地书友就努力一把,改变污浊的世界,做第二个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