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宇宙 > 综合其他 > 与南宋同行 > 第一百八十一章 孔家村的故事

第一百八十一章 孔家村的故事(2 / 3)

迎。

现在,山东地区的流求卫队和鞑靼军队之间的缓冲部很开阔,这当然给民众跑路增加了方便,同时也减少了双方发生摩擦的可能。

眼下,双方细作回报的情况都显示出,双方都是以守待战……但是,这不代表不会发生摩擦。

谁也没有想到过,这场战斗的起点竟然是先从一个较为偏远,而且是远离主要交通要道的地方开始的。

那个地方就是大名路治下馆陶城周边的一个小山村。

早在十一世纪初,大约是公元1042年,即宋仁宗庆历二年,契丹强盗们在原先世界的蓟县、通县和唐山一带,集结重兵,伺机南侵。

消息传到大宋的都城汴梁,朝廷文武官员紧急商量对策。

很多人主张把京城西迁洛阳,还有人主张讲和。

丞相吕夷简曾在大名府为官,十分熟悉黄河以北的情——针对这些西迁派和讲和派的言论,他讲出了一段与众不同的话:

“使契丹得渡过河,虽高城深池,何可恃耶我闻契丹畏强侮怯,遽城洛阳,亡以示威大名府……宜建都大名,示将亲征,以伐其谋。”

吕夷简的意思是说,如果大宋官家迁都洛阳,使契丹强盗不加抵抗渡过黄河,那时,城墙再高,城池再深,也难阻挡敌人的进攻。

契丹强盗是碰见了强硬就害怕,遇见胆小的就欺负,匆匆忙忙迁都洛阳,是向敌人示弱,难以显示朝廷的威力。

应该建都大名,表现出大宋官家要亲征的决心,这样才能粉碎契丹强盗南侵的图谋。

大名府是当时黄河北面一座重要的军事重镇,有“控扼河朔,北门锁钥“之势。

就是说,那里掌控着黄河以北的大片疆土,把守着大宋都城的北大门。

坚守住大名,就堵塞了敌人南渡黄河的通道。

当时的宋仁宗采纳了吕夷简的正确主张,于当年五月就把大名府建为都城,定名“北京“。

契丹听说宋朝在大名建立了陪都,果然心里胆怯,就打消了这次南侵的念头。

当时新建的陪都北京,史称北京大名府,既有“外城“,又有“宫城“。

外城周长虽然没有唐朝时的80里,但也有48里之多。

宫城,周有3里,建设得相当雄伟壮丽。

《水浒传》中称她“城高地险,堑阔濠深“;“鼓楼雄壮“,“人物繁华“;“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应当说一点也不夸张。

后来女真强盗抢走后沿袭原名,鞑靼强盗又来抢走后,

最新小说: 恶雌超凶猛,但被七个兽夫团宠了 小惊喜 重生换嫁,短命太子他长命百岁了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看到凶案闪回,我成了警局团宠 重生后,我果断退婚转嫁冷面军少 炼神丹!御神兽!废材大小姐竟是绝世帝女 葬活人,抬鬼棺,我为阳间巡逻人 听她吃瓜后,文武百官卷疯了 祁同伟:扛匾跪军区,家父赵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