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遇刺的那场宫宴上擒获刺客三名,其中二人已死。
赵祯望着那几名刺客,心中充满了震惊与愤怒,而当他看清刺客的面容时,更是如遭雷击。
原来,这些刺客竟然都是他平日里最为信任的贴身卫士。这一发现如同巨石投入湖中,顿时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众人议论纷纷。
这场风波的影响力甚至盖过赵祯此前固执己见封后的举动。
更为离奇的是,在这三名刺客中,有一名叫王胜的,竟然从天牢中消失不见了!
赵祯怒不可遏,当即下令让杨怀敏务必将此人捉拿回来,因为只要王胜能作出口供,或许就能指认出幕后的主使。
然而,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杨怀敏竟敢违抗圣旨,毫不留情地将王胜直接杀死。
他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在毁灭重要的证据,使得整个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此事一出,朝中瞬间炸开锅。
有一些喜欢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纷纷直言,称王胜定是杨怀敏的同党,这场阴谋已然蔓延到皇宫的中枢地带!
朝中的官员们也因此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彻查此事,另一派则认为应当秘密调查。
丁度作为彻查派的代表,义正言辞地表示,刺杀天子乃是大逆不道之罪,必须从严惩处,绝不能姑息。
而夏竦则认为,此事若是处理不当,引发民众的恐慌,那将会得不偿失,应当尽量低调处理。
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下,少年帝王的皇权似乎已被各方势力的角力所践踏。
赵祯陷入两难的困境,要么牺牲自己的权力去换取真相,要么隐瞒真相以维系自己的权力。
然而,无论他如何选择,都难逃被动的窘境。
他不禁心生悲凉,自己最为宠信的人都敢对自己行刺,那么在这偌大的皇宫中,还有谁是真正忠心耿耿的呢?
宫闱之内,仿佛已变成敌国后花园,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信任谁。
在最伤情的时刻,赵祯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盛墨兰的身影,大概只有盛墨兰会毫不犹豫地以命相护。
一夜的深思熟虑后,赵祯终究还是选择不深究此事,只是用撤销几人官职的方式来草草了事。
他深知,不论朝哪个方向深入调查,必定会牵扯出更多的丑闻,伤及更多无辜的人。
赵祯仁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