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熟悉的床铺,然后像往常一样,重重地倒在床上。她闭上眼睛,脑海中却不断浮现出最近参与的几次临终助念的情景。
第一次助念的是三妹的二姐,那个终身未嫁的女人,一生都在经营着她的玉饰生意。然而,长期的重病折磨让她的生活变得凄凉而痛苦,最终她看淡了人生,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因一场梦境中与佛的相遇和许诺接引而平静地离世。
第二次助念的是李姐的丈夫,他突然心梗发作,因来不及抢救,最终失去了他的生命。他的离去,给李姐留下了一套房舍,但同时也留下了债务的阴影,让李姐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而这一次,四儿助念的是赵哥。赵哥的一生可谓是凄苦无比,家境贫寒,生活艰难。如今,他终于撒手人寰,留下了长子独自承担起照顾病重母亲的责任,还要兼顾弟妹的学业。这一切的重担,都压在了这个年轻人的肩上,虽然遇到了好心人的援手接济,但他的人生道路注定充满了磨砺和艰辛。
想到此处,四儿的心中不禁涌起了几重疑问:“人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人死后又会去往何处呢?”“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如果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幸福,那么幸福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在他脑海中盘旋,让他感到一阵迷茫和困惑。
四儿又想起曾经阅读过一篇名为《心灵创造幸福》的网络文章,这篇文章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次读书活动中,四儿还将这篇文章分享给了其他参与者,并留下了详细的记录。
现在想起,又在手机上翻阅:在当今社会,人们都渴望获得幸福,这是一个普遍的愿望。尽管我们在物质方面已经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和便利,但“永远幸福”这个目标似乎仍然遥不可及,宛如一个遥远的梦想。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它又存在于何处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寻找那份永恒的幸福呢?
针对这些问题,四儿根据自己之前所学的知识以及这篇文章中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勇敢地尝试着逐一分享他对这三个问题的个人见解和认识。
1. 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在本文的三节提高认识智慧没有烦恼这一部分中提到,当我们的内心不再被迷惑和烦恼所困扰时,我们所感受到的幸福将会是生命本质的存在。
而在此前所学的人生的五大问题中的“我是谁”这一问题中提到,从哲学的定义来看,“我”代表着生命的本质,它是永恒且不可分割的。
然而,佛教却提出了“无我”的思想。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无我”所否定的并不是现象本身,而是那些加诸于“我”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