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王爷接过永琪递过来的证词,看完之后,一个个全都震怒不已。
回想起府中受宠的侍妾基本都是包衣出身,惊出一身冷汗,他们这是不知不觉中都被包衣控制了啊。
也是,谁能想到包衣如此胆大呢。
只不过是皇家奴才罢了,之前他们这些皇家贵胄谁将奴才放在眼里了。
真没想到,这些奴才竟然发展出了如此势力。
于是,轰轰烈烈的清洗之旅开始了。
午门的斩首台,连着一个多月就没闲着过,包衣世家终究成为了过去时。
乾隆之后更是下旨,凡是包衣出身的嫔妃生的阿哥,全都没有继承权,而包衣出身的嫔妃最高只能做到嫔位,所生子女全都不能自己抚养,要么给高位嫔妃还得不是出自包衣家族的抚养,要么给太妃抚养。
至于王府中的世子不能是包衣娘所出,而包衣侍妾不得晋升为侧福晋。
而包衣更不能尚公主。
旨意一出,完全绝了包衣家族的荣华之路。
而那些包衣出身也不能随便抬旗,必须是做出了利国利民的大事,才给抬旗。
至于宫中的魏贵人,虽然生下了十五阿哥,但是因为出身包衣,之前更是害了皇后一双儿女,那可是嫡出,直接被乾隆贬为了最末等答应,十五阿哥则交给了太妃抚养,因为宫中的高位嫔妃几乎没人和魏答应交好,更加不愿意养她的孩子了。
至于魏答应所出的两位公主,则直接搬去了公主所,交由嬷嬷教养。
紫薇和尔康也因为圣旨的原因,婚姻直接作废,而福家因为是魏答应的母家也被皇上追责,全都流放到宁古塔。
福家的富贵梦彻底碎了。
而紫薇在紫禁城更加默默无闻,直到多年后蒙古求公主和亲,才想起这宫里还有一位大龄的公主,于是,紫薇直接去蒙古和亲了。
而紫薇多年抑郁,去了蒙古之后,没几年就身染疾病去世了。
也不知道最后是不是有后悔当初上京认爹了。
而皇后娘娘自从给儿子和女儿报仇后,心境也平和了,将坤宁宫看的严严实实,再也没有一个探子能进来。
而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导永基身上,最后,发现永基资质着实一般,但也没有因此失望,直接转变思路,将永基养成了心宽体胖的准王爷。
毕竟永基身为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