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到了康熙三十八年,这年康熙再次巡幸塞外的时候,将胤?带上了,沐珧几人就明白了,这次是要给胤?挑选嫡福晋了。
沐珧想着这次也没什么事,要不也跟着去塞外看看,京城的景色她都有点看腻了。
正好这次胤祺也在随行之列,让他带上自己去塞外玩一圈呗。
等到了大草原上,沐珧整个人都玩疯了,还在期间认识了一位蒙古贵女,两人性情相投,一起骑马打猎,喝马奶酒,载歌载舞,玩得好不尽心。
后来沐珧才知道自己这位闺蜜就是小十的嫡福晋,人家是乌尔锦噶喇普郡王之女,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蒙古贵族出身,家世显赫。
胤?婚事敲定后,此次巡幸塞外的主要目的完成,接下来几人在草原上玩疯了。
等回来后,几人聚在一起,看到草原情况,再结合之前沐珧做的商业计划,选择符合现实条件的,拿出来再次写了折子呈给了康熙。
毕竟这跟蒙古做生意还是比较敏感的,还是要先跟康熙交代一下,得到老爷子的同意后再说。
康熙看到折子上说的经济制裁,十分感兴趣,他知道胤禟几个人做生意很有一手,但没想到他们还能用商业牵制蒙古?
等康熙认真仔细看完折子,对胤禟几人大为改观,觉得这所谓的经济制裁可行性还是很高的。
于是,康熙将胤祺三兄弟召到乾清宫密谈之后,老爷子就放权让他们撒开膀子干。
后来经过几人的努力,成功由一桩桩小生意侵入蒙古,最后占领了整个蒙古70%的商业。
而因为跟胤禟几人通商,改善了蒙古民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让蒙古越来越离不开大清,与大清的关系比用公主和亲更加稳固。
因此,一步步逐渐减少了大清公主和亲蒙古,毕竟这么多公主也就出了一个“海蚌公主”,其他的能得善终的都不多,基本上英年早逝才是大清公主的命运。
虽然康熙对公主没有阿哥那般重视,但是也都是自己亲闺女啊,如今有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应对蒙古,康熙这个老父亲也不想就眼睁睁看着自己女儿去送死啊。
后来成功研究出增产的御稻米,但胤祺几人都没担这个名,很光棍地将种御稻米的皇庄交到了康熙手上,将实验数据往老爷子案头一摆就不管了。
康熙都要被几个“混账”儿子气笑了,但看到那翻了五六倍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