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刘备。
刘备笑道:“军师不必疑虑。翼德在士人君子面前一向谦逊,往后但有驱使,尽管吩咐翼德即可。”
“只是翼德虽敬士人君子,但不体恤士卒;且严刑峻法、好行杀戮,动辄鞭打士卒,更将受罚者留于身侧。此乃取祸之道啊!”
“我虽屡屡告诫,然翼德始终不肯悔改。今后还望军师能代我多加规劝,以免他日酿成大患。”
被刘备当着庞统的面揭短,张飞顿感脖子火辣辣的。
辩解道:“大哥,俺是为他们好!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若不鞭打督促,他们定又会偷懒懈怠。”
“俺将他们留在身边就是在告诉他们:俺虽然鞭打了他们,但也会重用他们。俺一向赏罚分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
“俺没错!”
若是旁人面前,刘备断不会揭张飞的短。
但在庞统面前,刘备故意揭张飞的短,另有深意。
当刘备发现一向轻视士人的关羽在诸葛亮面前变得温良谦逊后,刘备就有了想法:既然张飞敬爱士人君子,那能否找个真正的大贤君子来规劝张飞?
原本刘备是想让诸葛亮规劝的,考虑到诸葛亮事务繁重,刘备一直没好意思跟诸葛亮提这事儿。
而眼下有了庞统,且又得知庞统怀有【教化治世】的儒家理想,有意在乱世中主动宣扬【雅道】。
兼之张飞又最是敬爱士人君子,又好附庸风雅。
让庞统来教张飞【雅道】,再合适不过了!
看懂了刘备的用意,庞统随即捻须而道:“张主簿治军严明,我深为钦佩。”
张飞一听,顿时喜上眉梢,呼道:“大哥,长史都夸俺治军严明!俺就知道,俺是没错的!长史,俺藏有美酒一坛,可与俺畅饮。”
刘备笑而不语。
只是静待庞统接下来的话。
想要规劝人,得先夸人。
果然。
庞统话锋一转,又道:“我曾探究古之名将,发现古之名将,皆是先正心而后再用兵。”
“吴子言: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兼刚柔者,兵之事也。”
“孙子言: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六韬中载: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寒暑必同。如此,则士众必尽死力。”
“《易》曰:亢龙有悔。此卦寓意,盛极必衰。”
“张主簿鞭打健儿的本意虽好,但刚猛过甚而恩义不足,健儿若是心怀恐惧,又如何能为张主簿效死力?”
“如春秋时,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