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不知道的是。
张飞之所以会对庞统钦佩如此,其实还受到了关羽的影响。
每每想到关羽变得温良谦逊后比之以往更显厚重,张飞就有一种追赶不及的焦虑和懊恼。
同为刘备的左膀右臂,同样被刘备以兄弟相称。
张飞不甘落后。
兼之昔日被吕布背刺丢了下邳,令张飞耿耿于怀多年。
虽说刘备时常安抚张飞称“丢下邳非三弟一人之责”,但张飞心头不敢这般想。
假使当初能守住下邳,又岂会让吕布逞威风?
想到刘备在前往海西的那段时间里,竟沦落到“吏自相食”。
想到联合曹操灭了吕布,刘备反被曹操困在许都被迫学圃。
想到刘备都快四十了还得在袁曹夹缝中艰难求存以待天时。
张飞就更感自责。
故而。
当张飞发现刘备新得一“水”,且这“水”又是个博学且有雅道的士人君子时,张飞心头就泛起了欢喜。
【二哥能办到的,俺也能办到!】
【俺不会再丢大哥的基业了!】
张飞暗暗发誓。
得知庞统宿醉方醒还未吃饭,张飞当即声称要请庞统饮酒吃肉。
在征得刘备同意后,张飞带着庞统就匆匆离去,生怕有人来将庞统抢走了似的。
“翼德与军师,秉性倒是契合。”
看着离去的张飞和庞统,刘备嘴角不由泛起了笑意。
刘备没忘记昨夜与诸葛亮和庞统商议的对策。
简单吃了些饭食后,就派人召来了孙乾、徐庶和黄忠,使三人出使东海昌豨。
徐庶自跟刘备后,虽受刘备器重和信任,但除了举荐诸葛亮外,几未有立功的机会。
出使东海昌豨的目的,徐庶心头如明镜。
诸葛亮图河北的战略,自离开襄阳时就多与徐庶和庞统探讨。
要入河北,得先入青州。
而要入青州,就势必要向泰山六将借道(见上章地图)。
东海的昌豨,是首个要拉拢的目标。
“谨遵将军之命,我等定不辱使命!”
徐庶慨然领命。
黄忠亦如此。
随着黄叙的病情日渐好转,黄忠脸上的笑容日渐增加。
兼之伊籍又给了黄忠留在下邳为刘备效力的理由,让黄忠不用在忠和义间为难,黄忠一心想为刘备排忧解难。
出使昌豨,就是报答刘备恩义的机会。
“凭我手中硬弓,定可护孙从事和徐军师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