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宇宙 > 综合其他 >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第154章 诸葛亮釜底抽薪,曹操的好大孙没了

第154章 诸葛亮釜底抽薪,曹操的好大孙没了(2 / 3)

有恩义而无仇怨,即便是刘备相邀,牵招亦不免迟疑。

牵招为人最重恩义。

昔年十常侍之乱,何苗、乐隐被害,牵招与乐隐门生史路等人,冒着生命危险收敛乐隐尸身,载其还乡。中途遇到山贼截道,史路等人四散逃走,唯有牵招垂泪恳求,最后连山贼都被牵招的义气感动,放其离去。

可见一斑。

刘备亦知牵招为人,故而也不愿欺瞒牵招,如实道:“我并非要让子经弃大将军而助我,而今我与大将军皆是为了辅佐天子、安定万民,子经只需在职责范围内助我即可。至于今后,若我与大将军起了冲突,我必不会让子经为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刘备当年便因公孙瓒和刘虞起冲突而陷入两难之境,最终不得不选择逃避,自然不愿因此而让牵招为难。

若是旁人,刘备必不会说得如此直白;但眼前之人是牵招,刘备不愿刻意隐瞒。

牵招暗暗松了口气:玄德还是当初那个重情义的玄德。

遂又道:“若是职责范围内,我定会竭力以助玄德!我虽不懂天下大势会如何演变,但却深知大势洪流不可逆改,即便强如公孙瓒亦是自焚于易京,倘若大将军最终为大势洪流所吞,还请玄德能看今日恩义护其一脉。届时,我亦愿与玄德共图大业。”

刘备大喜,握着牵招的手道:“有子经这话,我便放心了。”

牵招的想法跟田丰相似:只要袁绍还在,便不可能另投新主,哪怕是刎颈之交刘备也不行;袁绍若不在了,只要刘备能善待袁绍的子嗣旧部,便可投效刘备。

无关乎立场和情谊,而是重义之人恪守的道理。

得了牵招的答复,又有诸葛亮分析了去常山国屯田的利弊,刘备不再疑虑,转对诸葛亮道:“营中新卒前往常山国屯田诸事,就交由军师了。我与子经十年未见,今日定要饮个痛快。”

诸葛亮会意,起身作辞,不再打扰刘备与牵招的叙旧。

离了刘备的营帐后,诸葛亮便召来了关羽、颜良、文丑、焦触、张南,传达袁绍的军令。

颜良、文丑还好,二将本就是奉命当刘备的副将,刘备被调去何处,颜良、文丑就得跟去何处。

焦触、张南二将则是面色有异,但碍于颜良、文丑在侧,二将又不便明言。

诸葛亮洞明二将想法,直接吩咐道:“焦将军和张将军可去寻袁刺史,听闻袁刺史之妻乃中山人氏,何不携妻回中山祭祖?”

虽然袁熙当了幽州刺史,但袁熙之妻甄宓并未跟着袁熙去涿郡,而是留在了邺城侍奉

最新小说: 直男又万人迷了 本次快穿禁止感化危险反派 撞星 真佛系与假佛系 春山尽处 农门锦鲤巧种田 青竹 漂亮死对头他超会钓的 买活 在过劳死边缘开马甲拯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