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郁青年正是公孙瓒之子公孙续。
虽曾在张燕等黑山渠帅面前信誓旦旦,表示要凭借旧日情义游说刘备共同讨伐袁绍,但迟迟未有行动。
原因在于,所谓“旧日情义”其实仅存于公孙瓒与刘备之间,与公孙续本人并无多少关联。
刘备与公孙瓒分道扬镳之时,公孙续还是个连枪都端不稳的少年,两人交集极少。
更重要的是:公孙续自恃出身于世代公侯的公孙氏又是幽州豪雄之后,对织席贩履起家、又被黄巾逐出高唐而如丧家之犬般投奔幽州的刘备极度鄙夷。
初识时便将刘备视为自家父亲的穷哥们又来蹭吃蹭喝了,加之刘备在公孙瓒杀害刘虞后迅速避走徐州,更令公孙续鄙夷不屑。
正是这份根深蒂固的轻视,让公孙续徘徊于真定城外,迟迟不愿去见刘备。
又见刘备效仿刘虞一般,禁止军士侵扰百姓掠夺樵夫,又让公孙续想起了刘虞,若非刘虞处处跟公孙家作对,又岂会让袁绍捡了个便宜?
“刘备若不愿哼!”
公孙续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按捺对刘备的鄙夷和不满,径自策马来到城门口。
“我乃左将军在幽州的故旧,速速通报!”
公孙续坐在马上,居高临下的俯瞰城门口的众卫卒。
众卫卒见公孙续趾高气扬,又自称是刘备在幽州的故旧,不敢怠慢,最前一卫卒小心翼翼的询问:“敢问将军尊姓大名?”
公孙续勃然变色:“这是你能问的?怎这般不懂礼数?”
好意询问,却被公孙续羞辱,众卫卒都被公孙续给气坏了:左将军面善和睦,说话也令人如沐春风,怎会有这等骄矜跋扈的故旧?
然而公孙续依旧眼高于顶,对众卫卒的恼怒仿若视而不见。
众卫卒无奈。
只能分了个人去通报。
片刻后。
通传的卫卒返回,向公孙续行了一礼:“左将军有请。”
公孙续眉头一蹙:“左将军不出城亲迎?”
一听这话,众卫卒都想骂人了,就差直言喝骂:你丫的谁啊,姓甚名谁都不报,还想让左将军出城亲迎?
通传的卫卒强忍火气,道:“左将军方醒片刻,将军若不肯入城,可在此静候,容我再去通传。”
公孙续蹙眉,暗暗思索:这一来二去的,都还不知道等到何时,万一刘备不出城亲迎,我岂不是让这群贱卒耻笑?
念及此。
公孙续策马入城,但语气不减高傲:“前方带路!”
等到了刘备暂居的国相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