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
曹操在许都抱着寡妇娇娘寻欢作乐,刘备在中山拜访名望宿老以养众望,诸葛亮在常山招揽诸贤策定诸士,袁绍则在邺城戒酒戒色烦恼立嗣。
先前,袁绍自觉酒色伤身,形容枯槁,先断杯中之物;后来,袁绍苦恼嗣位不定,昼夜难眠,复绝闺帷之乐。
俗话说: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
戒约旬日,袁绍果见神清气健,再聚文武于堂上:“方今曹操虎视河南,嗣立之事不容再缓。孤有三子,长子谭性刚好杀,次子熙柔懦难立,唯三子尚有英雄之表,又礼贤下士。孤欲立尚为嗣,诸公意下如何?”
苦恼多日后,在刘氏的枕边风狂吹下,袁绍还是偏向了袁尚。
然而,这段时间邺城的派系之争愈演愈烈,以审配、逢纪为首的,支持袁尚;以郭图、辛评为首的,支持袁谭,而原本保持中立的许攸、孟岱、蒋奇等人,也支持袁谭。
袁绍的话音刚落,堂上文武便起了争执。
郭图率先反对:“三子之中,谭公子最为年长又是嫡出,论文可治州理郡,论武可陷锋突陈,昔日更是谭公子北排田楷,东攻孔融,曜兵海隅,大将军方能执掌青州。反观尚公子,据冀州富饶之地又监掌文武之事,却于官渡之战关键时期,纵容审配收捕许攸家小,以至于逼反许攸酿成大祸。文不能御下,武不能讨贼,如何能当得起嗣子重任?请大将军三思!”
一听郭图的反对,袁绍顿感头疼不已。
袁绍现在很纠结,既不喜审配专权又不喜逢纪与审配私下结为朋党,然而支持袁尚的却又是审配和逢纪为首。
亲近郭图、辛评等颍川士人,结果郭图、辛评等人又支持的是袁谭。
在袁绍的理想布局中:郭图、辛评等颍川士人应该支持袁尚,而袁尚也应该拉拢郭图、辛评等人,如此便可削弱审配这类的河北豪族,让派系势力互相掣肘。
偏偏事实与理想相反,不仅郭图、辛评等颍川士人不支持袁尚,袁尚也觉得郭图、辛评等人不值得拉拢。
最令袁绍头疼的,袁尚回到邺城后竟还公然弹劾许攸为审配鸣不平,导致跟审配有仇的孟岱、蒋奇等人担心今后也会被清算,被袁谭一游说便直接从中立改为支持袁谭。
而许攸因为猜到了刘备和诸葛亮的意图,原本是不想支持袁尚和袁谭任何一方,也因袁尚的公然弹劾和袁谭的公然维护而选择了支持袁谭。
无奈之下。
袁绍只能给审配和逢纪打眼神,让二人赶紧驳斥郭图。
审配本就因郭图那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