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了,陆川又不是只建设柳城这一个大规模城市,以后肯定还要继续搞基建的。
随着大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人已经不需要再为了一口饭而去做苦力了,可总要有人来做苦力的,所以乌桓人和匈奴人不就是最好的选择吗?
等乌桓和匈奴都融入大汉之后,不是还有鲜卑人和羌人吗?
外面的世界那么广阔,为什么一定要让大汉子民做这种苦差事呢?
钱有了,干活的人也有了,但陆川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想来想去才猛然发现,还缺少一个负责后勤的人。
海量的钱财和物资要运送到柳城,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
之前陆川建设陆县外城的时候,依靠的是商业自发行为,也就是他对外宣布要购买什么样的材料物资,闻到好处的商人就会上赶着过来做买卖。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商业发展,但坏处也很明显,就是缺少规划。
当初建设北部外城的时候需要三万根木材,这个消息刚刚传出去,就有大量商人运送木材过来了,结果一个月之后,陆县堆积的木材超过了四万根,不光占用了大量的地方,还压了不找资金。
这还只是木材问题,其他物资多多少少也存在这样的情况,这就是不对市场加以管控调节,完全依靠商人自发行为的缺点。
也就陆川要建设四座外城,而且还在陈留郡内展开了大量的基建工作,所以材料物资多一些也无所谓。
但这次要往柳城运送物资,路途本就遥远,而且还很不好走,如果还让市场自发调节,可能会出问题,造成大量的浪费,延误工期。
所以陆川决定要找一个人全面负责材料物资的采购和运输,确保柳城的建设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那么谁来负责比较好?
陆川首先想到的就是糜竺。
陆川虽然让张氏当了商会的会长,但陆川不会给张氏太多的全力。
全国性的商会是一股非常可怕的力量,陆川让张氏当会长的目的就是要让商人知道陆川对商会的重视和掌控,让那些人不敢造次,但绝对不是让张氏一家独大。
所以陆川原本就打算让糜竺担任副会长,分走一部分张氏的权力。
既然早就有这样的计划,那为什么不早点让糜竺过来,以全国商会副会长的身份负责柳城建设的后勤任务?
想到这里,陆川当即写了一封信,让人给刘备送过去,让糜竺赶紧过来。
柳城建设的议题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后面主要还是执行的问题,而第二个问题就是陆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