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他在上大学之前,或者从上大学的第一天起,就已经给自己定下竞选学生会主席的目标了。
这就叫,有志者事竟成。
“大学里的漂亮姑娘多不多?”林初夏接着又问。
“多,非常多。”
陈俊生主打一个真诚,因为真诚是必杀技,但话又说回来,谎言有时才是杀手锏:“但是在我心目中,你和欣姨、芸姨还有瑶姨最好看,没人比得上。”
林初夏闻言抿唇一笑,不再多问什么:“你自己泡会儿吧,我下楼给你做点心去。”
“好,记得少放点糖。”陈俊生叮嘱道。
“怎么,吃不惯甜口?”林初夏记得他以前从不挑食,毕竟穷得都快没饭吃了,哪有挑食的机会啊。
“不是,你已经够甜了。”陈俊生一本正经地说。
这话要是搁2020年以后,估计有人会说油腻,但在八零年代,用来撩妹简直无往不利。
“就你嘴甜~”
林初夏轻轻瞪他一眼,俏生生的起身给他拿了套干净的衣服,然后下楼去了。
陈俊生不说话,闭上眼睛继续享受浴缸里的余温。
“被沪城厂家暗戳戳地砍了一刀,赚钱的进展险些就停滞了,必须多拓展几项业务,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陈俊生内心平静下来之后,脑子里开始筹划着赚钱大计。
他现在手头上已经不缺本钱。
来到沪城,一眼看过去,赚钱的生意不要太多!
凤凰、永久牌自行车,沪城产的。
飞人牌缝纫机,沪城产的。
海鸥牌照相机,沪城产的。
回力、飞跃牌运动鞋,沪城产的。
蜂花、六神、百雀羚、上海药皂、硫磺皂,沪城产的……
这些在后世看起来稀疏平常的物件,但在八零年代,单独拎一个出来,都可以成为某个中型城市的支柱性产业。
陈俊生恨不得抢几条生产线回去,直接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等到手里掌握的资本足够多,再想办法弄几个杀猪盘,把东瀛、西欧、北美的大资本家们卷进来“合作共赢”。
“饶城兵工厂那种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必须尽快改变。”
“能否抓住机遇,扶摇直上,就看保国同志有多大的进取心了。”
“如果他意志不够坚定,或者上进心不足的话,只能一脚踢开,换人。”
陈俊生这次沪城之行,主要两个目地,一是考察这边的工厂,二是深度考察秦保国这个人。
这时,夏姨在底下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