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欠缺,余下的就是多练罢了,而书法和格律也都看各人悟性,不可强求。
况且他的律诗做的也不怎么样,自然是没办法指导的。
就目前而言,王清晨欠缺的不是学识,而是年龄,很多成年人才能做到的事,他现在反而强求不得。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清晨也受到了几分家里的回信,
比如他的小弟会走路,会说话了;
比如,家里搬家时种下的果树今年都开花结果了;
再比如,村里哪个顽皮小子又被蜜蜂蛰了。
小丫头现在勉强也能写一封完整的信,只不过其中小半都是画图和同音字,还需要他一点一点破解。
王清晨分享着县学的诸多乐事的时候,也收获着家里的喜悦。
或许只有这时候才是最轻松的。
如果考中秀才,他说不定还要到荆州府学或者四大书院进学。
到那时恐怕一封书信月余也收不到,到那时才是真正的家书抵万金。
好在家里一切安好,这也让他安心不少。
秋季来得悄无声息,等他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巷子里的落叶已经枯黄,青娘为他裁剪的秋服也再次加厚。
“抽时间给大家也准备几件冬装”他不缺钱,也并不吝啬。
“买新衣还是去估衣铺买些旧装?”青娘有些舍不得钱财。
“都买新衣,家里不缺这仨瓜俩枣的,马上就是新年,穿新装也喜庆一些”王清晨说道。
“知道了公子”
……
这些日子,郑家的商队陆陆续续返回,王清晨也在等青娘两个女儿的消息。
毕竟已经过去两三个月了,有没有消息这段时间应该就能知晓。
而他想在冬假之前将这件事情搞清楚,是死是活总有个结果。
所以这些时日,王清晨往郑良那里去的勤了一些,而郑直、郑泉也临近冬假,所以经常能在店里碰到。
“别着急,商队还没回来完呢?有消息我第一时间通知你”郑良显然也是放在心上的。
“希望能有个好的结果”王清晨说道。
今年的秋天比去年冷得多,至少他是这么觉得的,可能是和几场秋雨有关,一场秋雨一场寒啊。
“听说醉烟楼换头牌了,小五要不要去一睹芳容”郑泉笑得很猥琐。
“哦?如烟不是唱的挺好的吗?哪个东家愿意放人?”
王清晨不解,毕竟在食客眼里,如烟可算得上是摇钱树,将自己摇钱树砍了还真是不多见。
“据说是被人大价钱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