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有何取舍?”
这是一道经义阐释题,简单却又不简单,简单是因为这种题目并不新颖,难点在于诸学子如何取舍?这算是半道考验心性的题目。
至于第二道“边疆偶有战乱,民生虽安却仍有不足,财政赋税亦面临困境。当今赋税之制利弊所显,请条分缕析”
这是一道标准的策论题,但是应该出自户部的试卷之中,而不是礼部的试卷之中。
这种行为如果放在朝堂之上就很犯忌讳,毕竟越俎代庖总会惹人不喜。
不过这位左相弟子还是很有担当的,敢在会试中暴露野心,可见其所图非小。
庞酉明显也发现了这点,只是和王清晨对视一眼,并没有说什么。
毕竟按理来说,出题人出什么题都可以。
礼部问刑,刑部问税,这都无可厚非,全看出题人的意愿,不过以往大家都墨守成规,现在有人愿意打破,也不一定是件坏事。
当然这也不在王清晨的关注范围,不过这些学子即便有些困惑,也不至于答不上来。
第三道题并不是常规题目,如果严格算的话应该算是思辨题,不过也并不算超纲,题目乃是“《礼记?乐记》云:‘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万物有穷时,人欲何穷焉?”
换句话说就是万物有用尽的时候,人欲何时穷尽?
算是经典的思辨题,也就需要学子表明心迹,心不正则事偏。
这三道没有特别难的,但是想要答得好也不简单,而且要在今天完美答出,把握时间也很关键。
“第一天恐怕就得不少学子挑灯了?”庞酉为这届学子感到担心。
第一天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首先题目难度便是中上,其次文章篇幅也是挑战。
毕竟这三篇都不是小文,少说也得中篇往上,而且三道题中都有陷阱,这也是赴考学子需要考虑的。
比如第一题取舍便是陷阱,是主张天下为公,还是逢迎君主,对于这些学子来说都是陷阱;
至于第二题更是陷阱了,礼部尚书问赋税,是只答赋税问题,还是兼顾礼制,这些都是赴考学子需要考虑的事情。
而此时考房中的诸学子也是一脸呆滞,尤其当三道题目全都呈现在他们眼前之时更是如此。
想的越多,迷失越多。
“施大人还真是别具一格”王清晨觉得这话中有两分讥讽,三分酸涩,还有五分替学子的担忧。
“各部评卷自然要属意自己喜欢的下属”施泾川此举未免不是为长久计,也不能说错。
而各部属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