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话,引得世人津津乐道,大肆夸赞了许久。
又有临川府宁思愚著成《天南水经》。
那一日,宁思愚在平阳城将《天南水经》的最后一笔写成,平阳城上空立时飘起了一缕淡淡的青烟。
虽然那青烟只是一闪而逝,并未真正成形,也未能成功地直冲上天,但毕竟是有过青烟的闪现。
这便足以证明《天南水经》有多不凡。
原来这《天南水经》标注了天南七府诸多水域缓急要害,测录了许多翔实的水文数据,针对修桥修堤等,都给出了具体建议。
一部《天南水经》,对于整个天南七府的影响,只怕都是非同小可。
这与《蒙养典识》的意义又大不相同。
而《天南水经》之所以未能真正生成青烟,或许是由于此书还未经过实际验证,又或许是因为《天南水经》毕竟才刚刚成书,或许还有许多未完善之处。
这都是很正常的,但只凭此书能够引来青烟半缕,便已可见万分厉害。
如此说来,陈叙虽因战绩而登上了《大黎风华录》,但他的对手也的确是个个强劲。
小刺猬都不免为此担忧,因而不由说道:“陈兄,要不然你……你再写几首青烟诗罢?否则,否则只怕对手声势浩大。”
它不愿意说陈叙有可能会输,因而措辞间很有些未尽之意。
陈叙却笑了,他说:“阿源,青烟诗虽好,可要与《天南水经》相比,却并非是同一层级之物啊。”
不是说诗词就一定低于这类实用著作,而是双方性质不同,没有可比性。
那么,陈叙究竟要如何做,才能在如此激烈的考前舆论战中,再一次异彩突出?
是再杀几个邪道大妖?
还是继续韬光养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