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主为主帅负责剿灭的。
而且,总不至于总人口远不及汉人总数的满清军事贵族,真的实力爆炸到,只靠自己就能鲸吞整个汉家河山吧?
事实上,也因此,历史上清朝的皇帝,从顺治开始,打心眼里就没瞧得上汉人士大夫,完全没怎么给汉人士绅体面。
康熙时倒是稍微给了一点,那是因为三藩之乱,让康熙不得不缓和一下与汉人士大夫的关系。
老八咬紧了牙,在这时也只能在这时下跪说:“臣弟已无话可说,有妄议国政、诽谤生事处,还请皇上四哥降罪!”
“念你辅政之功,你的罪暂且寄下,倒是这议政王大臣会议,以朕看,没有开的必要,很容易就变成朋党乱政攻讦的会!以后,非朕亲旨,不得擅自主动请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违者,以朋党论!”
雍正严厉地说后就掸袖离开了。
“恭送皇上!”
弘历跟着众议政王大臣会议行礼喊了一声,随后就起身离开了乾清门。
他站在末位,自然离开的快。
不过,弘历在离开时,还是忍不住看了老八一眼。
老八此时神色非常沮丧。
弘历见此,只微微摇了摇头,随后就转头离开了。
他可以笃定,老八这么挑战雍正的皇权威严,下场是好不到哪里去了。
弘历离开后没多久,雍正就派人把他传了过去。
雍正一见到弘历就问着他:“你八叔说,这样改下去,会恩归于下,怨归于上,你觉得,百姓会因此大规模造反作乱吗?”
弘历知道雍正这样问自己,不是他自己没有底气去面对改革的后果,而是有意考查自己,考查自己有没有在读了这么久的书后,对治国的认知有更大的进步。
“儿臣认为不会。”
弘历也就毫不犹豫地给出了雍正想知道的答案。
“怎么讲?”
雍正看了他一眼,嘴角浸起一丝笑意。
“地主大户只要分得清利害,就不会允许百姓因有怨就造反的,他们要是允许百姓因有怨就造反,哪里还有今天我大清?”
“他们甚至还不会允许百姓有怨。”
“只是,可能会有读了书的一些文人,基于良知或者对自己现状的不满,而要表达出怨望之言。”
“所以,八叔说的怨归于上,可能最终表现出来的就是个别文人会在笔记里发泄一下怨言,最多去策动一些官僚对抗朝廷,而绝对不会去有许多地主大户去允许百姓怨怼朝廷、支持百姓作乱的行为。”
“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