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汗阿玛知道,他推行新政,不是只有敌人,也有朋友!”
“不只是四哥,即便是你二十一叔我自己,也因此更加理解新政理解四哥了。”
“你不知道,看着那些面黄肌瘦,已成哀哀饿殍的孤幼,能够一天天变得壮实,开始识文断字,就特别有满足感。”
允禧为此笑着说道。
弘历知道,像允禧这种作为皇帝弟弟的人,身边也不缺性资源什么的,雍正每次选秀也会给他赐些不错的女孩。
然后,他又因为排序靠后,没有参与夺嫡,被权力斗争异化的程度不深,也就多了些纯善,少了些阴狠,所以就很容易在利国利民这事上获得价值感,而为之感到满足和快乐。
而康熙诸子中,年龄较大的皇子,由于已经尝过权力的滋味或者被权力欺压的滋味,也就很难在利国利民这事上获得快感,而只会在自己玩弄权力或者不被权力玩弄的事上获得快感。
总之,处境不一样,所以心态也不一样。
老十四在看见《京师新报》所登载的内容后,固然也看见了普通旗民对新政的拥护,看见了“惠清居士”这样的人对老八控诉,但他更多的感受是,这《京师新报》在争夺对舆论的引导权,在统一天下人的认知!
老十四只恨他不是权力的掌控者,所以这统一天下人认知对他而言,带来的意义就没那么大了。
但老十四还是想起了弘历给他画的饼。
所以,老十四还是把自己在大清武备学堂的教官学生们都叫了来,要让他们也谈谈对《京师新报》的看法。
大清武备学堂自雍正二年年初创办,到现在已办校两年。
兆惠和福彭都成为了这所学堂的高年级学生。
除了兆惠和福彭外,还有弘晸这些宗室子弟在这所学堂跟着老十四学习带兵打仗的学问。
值得一提的是,年近而立的弘晟也因为在西北有过带兵经验,且跟着老十四一起立过军功,也就在被雍正革除世子之位,而令老三严管后,托老十四的关系,请老十四把他举荐到了学堂任教官。
在老十四让他们对《京师新报》发表看法时,弘晟还没开口,福彭就先发了言,说:“《京师新报》让我们知道了普通旗民怎么看待新政的,算是让我们看见了真正的民情,这挺好的。”
兆惠也在这时跟着附和说:“是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我们在武备学堂习的是带兵作战之法,但也应该清楚,我们所参与之战事是否合乎民意,而这《京师新报》算是给了我们了解民意的一个机会,也给我们了解新政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