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回城,回到了他们三个月前所待的军寨,
因为多了许多草原俘虏,
庆州衙门早就将营寨扩充,以安置那些草原俘虏。
而庆州城也因为突兀地挤进来二十余万人,
显得格外拥挤,空气中都多了一些燥热。
中军大帐,蓝玉一身常服坐在桌案之后,眼神凝视,提笔书写大捷奏疏。
虽然边疆战事的详情早在一个月前就已送往京城,
但此时他所书写,乃是洪武二十一年北伐结束的标志,
待到京城收到此封奏疏,由陛下发折班师,大军才可以回到大明之境。
深吸了一口气,蓝玉目光微凝,提笔书写,
“臣蓝玉,恭谨顿首上言:
昔奉陛下诏命,提兵出征捕鱼儿海,意在荡涤北元余孽,光复中原之疆土。
臣披甲执戈,矢志不渝,历经风霜,终抵彼境。
战鼓雷动,旌旗蔽空,臣依天时地利,运筹帷幄,将士奋勇,如龙腾虎跃。
北元朝廷望风而靡,故元正统亦授首于阵前。
激战十日,敌军崩溃,俘斩无数,缴获马匹、辎重,不可胜计。
北元之势,至此荡然无存。
臣闻捷报传来,心潮澎湃,感念陛下圣德广布,泽被四海。
此役之胜,皆因陛下英明神武,指导有方,亦得朝中贤臣辅佐之力。
臣身为将帅,仅尽匹夫之责,实不足道也。
然臣深知,胜而不骄,方为上策。
今虽大捷,然边疆之事,不可一日或忘。
臣愿继续镇守边关,操练兵马,以待国家召唤,誓保大明江山永固。
谨以此捷报奏上,恳请陛下恩赐奖赏,以慰将士之心。
同,臣亦乞请拨发粮草,修缮军备,以备不时之需。
臣蓝玉再拜顿首,恭祝陛下龙体安康,大明万世昌盛。
[洪武二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奏疏一气呵成,蓝玉轻轻将墨迹吹干合上,
与那厚厚的请功折子堆叠在一起,长出了一口气。
“来人!”
略带酒气的石正玉快步走了进来,一脸严肃。
“大将军!”
“八百里加急送往应天,呈奏陛下与太子。”
“是!”石正玉严肃的脸上多了一丝笑容,到了此刻,
只等军候返京,与兵部五军都督府的官员定下赏罚,
再将军卒们遣散原籍,洪武二十一年的北征算是彻底落下帷幕。
待到石正玉离开,蓝玉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