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现,前军营寨肃穆紧张的气息弥漫开来。
营寨木门在晨光中缓缓开启,露出里面井然有序的景象。
军卒们整装待发,身上所穿漆黑甲胄闪烁着冷冽光芒,
手中崭新的长刀似乎还有着铁炉内的温热,拿在手里锋芒毕露。
苍凉的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响起,响在前军斥候部,
让周围前军不知多少军卒将领抬起脑袋,眉头微皱,
似是想起了未出征时,前军斥候部整日操练弄出的巨大动静。
但这一次,他们心中没有厌烦讨厌,反而是隐隐地嫉妒。
战事结束,纵使是前军军卒,
也有好些军卒没有斩获军功,获得赏钱,
他们千里迢迢从两淮、湖广、山东、河南来到北疆前线,为的就是杀敌立功。
如今无功而返,看着同僚们满载而归,他们并不满足。
但北元朝廷已灭,已经没有战事可打。
唯有前军斥候部还有战事可打,能有功可立,
但想要在这个时候进入前军斥候部,可谓是难如登天。
军中已经流传开来前军斥候部的放肆举动,
他们的主官陆云逸拿着中军大帐的军功册,亲自挑选,
这才从前中后三军中挑选出了三千余名军卒扩充军伍。
什么人能进入前军斥候自然不必多说,身斩首级,手握军功的悍勇之辈。
现在,前军斥候部那经过扩大的校场上,已经站立有五千余军卒,
他们列队整齐,步伐整齐,眼神坚定,肃杀之气弥漫。
陆云逸手持长刀与改进多次的铜制喇叭,
静静看着前方黑压压的军卒,眼里有着满意。
相比于寻常军卒,精锐军卒虽然恃才傲物,但更懂规矩,
在冲杀时也能顾前顾后,比之寻常军卒更懂战阵之中的相互配合与保命之道。
这让陆云逸省了很多功夫,不用再像原本那样事无巨细的传授。
陆云逸双手负于身后,就这么静静站着,身形没有丝毫动弹,似乎也没有出声的意思。
五千名前军斥候军卒亦是如此。
时间一点点流逝,一刻钟时间过去,
军卒们立如泰山,纹丝不动。
两刻钟时间过去,一些军卒眼中闪过疑惑。
三刻钟、四刻钟、半个时辰过去,
空气中已经不再是肃杀,而是烦闷,
长久的站立让军卒们的脚后跟隐隐发痛,不时轻轻挪动,
队列中已经出现了一丝不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