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日日流逝,天气依旧炎热,
最后一次关于麓川战事的商讨于今日上午结束。
陆云逸手拿一本厚重文书,
颇感如释重负地离开中军都督府会议大厅。
由于诸多军候离京,
此事一直由六部衙门以及都察院操持,主持者是燕王朱棣。
因今日是最后一次会议,为避免出岔子,
所以找来军伍中人镇场。
左军都督耿忠以及中军徐司马都在其中,陆云逸亦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
在事先打磨好一切细节之后,协议签署异常顺利。
麓川的刀补瓦以及恭坝光没有犹豫,签完字后便带着人马离开。
陆云逸站在中军都督府门口,
望着晴朗的天空,感受着炎热天气,心中不禁发笑。
这一次,麓川可真是要大出血了。
协议规定,麓川需赔偿大明操持战事的一切损失,共计四百万两。
这四百万两白银,对于麓川而言,几乎是其数年积蓄。
不过,大明并非不通情理,同意分作五年归还。
除白银赔偿外,麓川还需补偿大量物资。
其中包括上等战马五千匹、精铁十万斤、各类矿石十万斤、数人环抱以上木材一千根、甘蔗十万根等等
在土地方面,
麓川割让其北部边境大片肥沃土地。
这片土地临近大明景东,
不仅适宜耕种,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还处于交通要道之上。
割让之后,大明可在此处设立卫所,派驻军队。
这既能加强对西南边境的管控,
又能以此为据点,进一步开拓周边区域。
同时,麓川境内的几处重要铜矿也被纳入大明管辖范围。
在军事安排上,麓川需解散其囤聚在北边半数以上的军队,
只保留少量用于维持地方治安的力量。
并且,在未来十年内,
每年都要向大明派遣一定数量的年轻壮丁,前往大明卫所接受军事训练。
期满后,一部分可选择加入大明军队,
其余则返回麓川,但不得再参与军事相关事务。
这一举措旨在削弱麓川的军事潜力,拉拢其年轻人,
使其难以再对大明边境构成威胁。
至于其他细枝末节,还有足足几大摞文书,
陆云逸并未详细去看,但仅这些便已足够。
麓川至少在十年内难以掀起什么风浪。
“陆大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