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翔静静聆听着小乔的言辞,心中暗自思忖,觉得这番话确有几分道理。
在这乱世之中,四方势力征伐不断,烽火连天,屠城之举屡见不鲜,而能够礼遇敌国者,却如凤毛麟角般稀少。
若此刻他能放焉州一马,无疑能在这乱世中为自己博得一份仁义之名,让天下人传颂。
沉吟片刻,陈翔缓缓开口。
陈翔“焉州百姓确实无辜,我可考虑网开一面。”
陈翔“不过夫人所言也在理。”
陈翔“遥想当年,老巍侯便是因对乔族过于轻信,最终落得个祖孙三代血洒沙场的下场。”
陈翔“你回去与乔圭商议,我可承诺不屠城,但他这焉州牧之位,却是不能再坐了。”
陈翔“我会任命薛泰为新的焉州牧,至于你们乔氏一族,此后只可为臣,绝不可再觊觎君位。”
陈翔“倘若乔圭真的心怀百姓,便应答应我的要求。”
陈翔“若他只是个欺世盗名的伪君子,那我边州铁骑必将毫不留情,踏平焉州!”
乔圭又何尝愿意如此呢?他心中自然是百般不愿,可在这残酷的局势面前,他又还有别的选择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最终,这场战争以薛泰成为新的焉州牧,小乔作为质子留在边州而落下帷幕。
小乔着实聪慧过人。
磐邑与辛都相距不远,三年前李肃屠城之事闹得沸沸扬扬,磐邑百姓们因此整日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同样的厄运降临到自己头上。
小乔以乔家女儿的身份,奔走于磐邑各处,不遗余力地宣扬陈翔的仁善之举,声称他绝不会做出屠城的暴行。
而陈翔也极为配合,将表面功夫做得滴水不漏。
如此一番运作,磐邑百姓皆对陈翔的仁德之心感恩戴德,心甘情愿地臣服于边州。
边州也依约向大月输送粮食与财宝,大月同样承诺与边州永世交好,共守太平。
陈翔随后命薛泰从焉州运来粮食,凭借这些物资,很快便平定了边州之乱。
然而,边州这一年来几乎战事不断,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