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场瑰丽无比的演出。”
只可惜.作品的创作者,今天没有到场,只留下了这么一张颇为微妙的涂鸦。
在下方“那你说个什么劲”的起哄声中,主持人依旧维持着职业的微笑,继续说道,
“但是我们‘莫格莱尼艺术品评会’评价的终究是艺术作品,而非表演过程本身。所以,无论这位莫德小姐是否到场,结果也不会有多少变化。但她调制出的特别的色彩,以及这幅作品的巧思本身值得称赞。于是,这幅作品被品评会的评委们,选为了正式评选的第三十一幅,特别入围作品。”
随着主持人的介绍结束,以及莫德的画作的展示。已然渐入佳境的品评会,开始响起了观众们的掌声。
主持人在介绍莫德的作品时,讲台的侧方负责初选的几名评委,则是神色有些晦暗。
实际上,他们也不想选这注定会有些争议的作品进正选。但无奈,那位莫德小姐又或者说莫德小姐的监护人,钻了规矩的空子以非常强行的方式。
品评会是有一名创作者只能用一幅作品来参加的规定的。但由于参选者可以用化名甚至匿名,所以只要随便改个名字,再现场搓出一幅作品,理论上是可以重复参选的。
只是,由于有报名机制在,除非本来就做好了重复参选的打算,报名时就用了几个不同的名号。否则,现场再这么操作,通常是行不通的。
嗯.只是通常而已。
被警备骑士团围着上压力,然后报名名单上“不小心”多出几个名字。以至于某位参选者,能重复参加近十次,大有不通过初选就不罢休之势.肯定是不在通常范畴之内。
想着能随意驱使警备骑士团的人确实惹不起,而且毕竟只是初选,并且莫德小姐的作品能不能入选本就在灰色地带。最终,初选的评委们和运营方沟通了一番后,选择了顺从。
“接下来的这幅作品,来自米利安姆先生。”
在第十二的顺位,米利安姆的作品被放上了讲台上的长桌。
而早已准备就绪的米利安姆,一同登上了舞台。
银色的马尾微微翘起的少年,柔和的面容中,充斥着中性之美
比起四月入学时,米利安姆面庞上的稚嫩与青涩,褪去了一些。身形也变得更加挺拔。
虽说由于莫德的存在,米利安姆未能获取到“最年轻的品评会参选者”的称号。
但是,比起顺其自然的以往,精心装扮过的他依旧是只需要站到讲台上,就能亲身诠释什么是年少有为与出众。
就连对着地面的石头,都能骂两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