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宇宙 > 都市言情 > 文豪1983 > 第112章 我是谁,我为什么要来这

第112章 我是谁,我为什么要来这(1 / 4)

但余切却有不同的创作。

王濛喜欢柴可夫斯基,而林耀基和他一系的弟子全是走的柴可夫斯基路线的演奏路子。王濛忍不住也参与到这个改编结局的游戏当中来。

“我们三个一起来写个条子,抽出来一起看,看看我们怎么安排小说原型的想法。”

“大家说好不好?”

“好!!”

央音的林耀基和小提琴手胡坤正在这,他俩饶有兴趣,想知道燕京来的几位作家,如何给他们的艺术人生定调。不仅如此,整个央音的交响乐团也没有散场,许多的教授、学生和音乐家注意到了这边。

他们都想知道,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安排。

在中国写西洋乐元素的人是如此之少,而有可能把这些写出名堂的,就更加少见。

1976年12月,世界级指挥家小泽征尔来到燕京、沪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他的到来刮起了属于交响乐团的旋风,许多人回忆“指挥系的学生们,再也不愿意呆板的挥动指挥棒,而情不自禁的模仿起小泽征尔……”

“很多民乐系的学生,打报告要转系,学习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什么也好,只要是有关于交响乐的。”

四年后,中国即诞生了第一个获得国际大赛名次的小提琴手,至于钢琴家则更为靠前。中国人正在接触交响乐,并热情洋溢的,把这一门西方的艺术,用东方的风采诠释出来。

确实,在中国大地上,占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们还未曾听过一场交响乐,他们一辈子不会接触到这一门代价昂贵的艺术,但难道他们真的没有欣赏过吗?

当然不是了。

每晚七点准时响起的《联播》片头曲,中国老百姓几乎耳熟能详,虽然只有短短16秒,却成就了一个不可复制的经典。

它正是由国家级交响乐团来演奏的。此后的数十年,一直到未来,几代人将会听到这同一段音乐。它绝对是中国记忆的一部分。

答案一个个被抛出来:

刘芯武的想法是,主角应该在小提琴上有自己的磕碰过的缺角,所谓伤痕,他用这把烂琴拉出有瑕疵的音乐,但他坚持要拉。

王濛的想法是,主角拉琴的时候呢,那几分钟内不断的插叙过去发生的事情,密度十分大,就跟王濛以前写的小说《春之声》一样一一读者通过主角这种“自我回忆”来明白故事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余切知道未来将要发生什么,所以他的想法是,既然有了孩子、工人、农民和小提琴手,故事又发生在火车站这个环境中,不如再加一个火车头的轰

最新小说: 玩转纽约,大洋马来来来 重生后我怎么多了个青梅 从不空军的钓场!钓鱼圈彻底失控了 华娱唯一太阳 开局女神拉我领证,激活奖励系统 沸腾时代 从乡镇公务员到权力巅峰 回到八零机械厂 华娱:景公主她只想演戏! 老登逆袭,开局顿悟圆满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