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在披露。
到现在,余切已经基本锁定书评人协会奖。因为在智利针对“聂鲁达之死”的追查中,已经进入到第二轮调查,第一轮调查中,来自多个国家的医学研究员发现,聂鲁达在生前的确被注射了某种毒素。
新闻登上了各大媒体,“余切”的名字被频繁提到。
而奖项之外,宫雪和他就像是和之前一样,像是啥也没发生过一样,见到他就打个招呼。
但怎么可能啥也没发生呢?
发觉余切在看书之后,宫雪想办法给余切买了几本市面上畅销的书,而且给余切汇报她的读书成果,每天都过来。
《杀死一只知更鸟》、《老人与海》、《飘》……
这都是美国的大众传统小说。
在文学界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宫雪做出来的姿态。她像一个学生一样请教余老师,三番五次之后,余切也忍不住给她讲解,指点他。
“《杀死一只知更鸟》反映种族不平等的话题,这本书在中国大陆受欢迎不是因为其中的内容,而是因为这个名字很好……”
“《老人与海》,佳作。”
“《了不起的盖茨比》?你也买这种书,你不是‘黛西’(纯粹的爱慕虚荣)那种女人,看这个没什么用。”
“《飘》?这书都不值一提。女人发牢骚的作品。”
余切就像是个在文学殿堂里面刚进去的人,对时光长河上的所有英灵指指点点。
摄制组都拍到了这一幕。
一次两次没什么,因为余切的房间大门敞开,谁都可以找他。
宫雪来的次数太多了。
《东风压倒西风》摄制组有个小同志说:“余老师正在面临考验,他要怎么做?”
木青批评道:“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宫雪老是来找余老师,他们有些亲密。”
“不,你在胡说八道。”木青说。
这个人随即改变说法:“我看到女演员宫雪老是来找余老师,讨论文学的问题。”
“还是胡说八道。”
这个人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我什么也没看到。”
“对的!”木青这时候才点点头。
然而,摄制组其他人心领神会,刻意不拍摄宫雪来找余切时,木青又大发雷霆:“你们为什么不拍?”
“不是领导你让我们不拍的吗?”
“我只是说,你们什么也没有看到,但是它……”木青指着摄像机,“它应该录下来。”
摄制组这帮人顿时觉得,自己执行了类似于“史官”的职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