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宇宙 > 都市言情 > 文豪1983 > 第319章 让甲骨文在美国飘扬

第319章 让甲骨文在美国飘扬(1 / 5)

为了实现小说的“文学性”,构建一个末日世界的背景,余切自学了不少古文字。

不单单是甲骨文,世界上其他文字他也在研究,找其中的共性。

然后他发现,这个设定确实十分符合故事背景。

文字从象形字发展为形声字,是为了适应交流效率,但如果世界末日到来,人类的沟通不再像今天这么频繁,文字就可能重新回到象形字,因为这容易“望文生义”。

在老山战场的猫耳洞内,余切就看到过,有些战士因几个月不说一句话,他们之间竟然形成了独属于这十几个人的文字,他们通过点、圆圈和长短不一的直线来进行交流。

传达出来的语句十分复杂,足以支撑作战交流。

假如到了世界末日,核废土下的世界使用“甲骨文”并不算稀奇。

另外,写这个小说会使他站在一些语言推广学者的对面——这似乎是一场他要面临的潜在争论。

中国现在流行的是“世界语”。

八十年代很流行“世界语”,全世界大概有四十万人学这门语言,中国至少有两万人,还成立了个“世界语学”的学科。历史上鲁迅、胡适之等人都掺和过这门语言,改开后的这几年是世界语的“第二春”;政府在极力推广,拿出不多的资金搞“世界语汇报展览”,把世界语当做中国特色来打造,巴老、冰心等人发起了世界语协会,而且通通是世界语的好手。

领导认为,世界语的学习可以促使中国人快速接触到现代文化。

这时候,如果你会世界语,年纪又小,很容易被组织快速提拔。

然而,中国人在学世界语,世界上其他的人并不学这个世界语。最后结果可想而知。

……

国内的情况是这样,余切就有意思了,国内大力推广世界语,他却在自己的小说里面写美国人未来世界用甲骨文交流。

今后美国读者学习甲骨文,中国人学习拉丁文的变种,世界语?

不知道国内怎么看我?

余切忍不住发笑:反正他自己是知道,这波世界语潮流是没能成的,还不如试试这个未曾设想过的道路。

《地铁》虽然是个幻想小说,但还是要照顾到逻辑的严密性的。

他从波士顿大学传真给钱忠书,问他有关于“甲骨文”的见解,钱忠书了解经过后很激动,很愿意帮忙。

但是,钱忠书不是一个特别厉害的甲骨文专家,两人通信过几次之后,钱忠书请辞,推荐了一个叫胡后宣的研究员来帮余切的忙。

这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份

最新小说: 重生后我怎么多了个青梅 回到八零机械厂 华娱唯一太阳 四合院::开局送易中海去大西北 从不空军的钓场!钓鱼圈彻底失控了 重生:我是县城婆罗门 沸腾时代 我的饭馆通北宋 老登逆袭,开局顿悟圆满武学! 开局女神拉我领证,激活奖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