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家天然就被读者信任,看他的书就代表认同了他的一部分。
李政道和杨振宁能在余切这当着摄像机撕逼,就代表有余切的场合他们很放松,有安全感,这是其他人给予不了的。
于是大使希望余切能代表大陆,对海外同胞拉拉关系,“有投资就搞投资”,“有学术就搞学术”……
大使姓沈,在外交系统干了很多年,资历颇深。他私下里边儿还是一个翻译家,外语溜得不行。
余切的小说在美国红火的时候,大使趁热打铁,翻译过几篇余切写过的短文拿到报刊上,一些在美的华人也通过大使来找余切索要签名。
像贝聿铭、王安这些人,都是通过大使才和余切见到的。
沈大使和余切认识很长时间了。四月份时,余切赴美就和他通过气儿。之后余切在美国的生活也受到了他关照,新年后不久,电脑大王王安刚从中国大陆回来,沈大使前去拜访王安。
碰壁了。
王安拒不见客。
隔了几天后再去,王安还是拒绝见面,也不透露自己为什么不见面。
沈大使慌了,因为王安承诺了很大一笔投资。不知道他为啥忽然改了主意,难道是国内有谁惹到了他?
在大陆,王安受到领导的接见,一路上都有人为他接风洗尘。而在美国的大本营,反而只有普通大使和他交流,让他感到了不尊重?
但是在美国,谁还能有那么大的名头,让王安肯出来见见面呢?
沈大使就想到了波士顿的余切。
“去年10月份的时候,王安在首都访问时承诺要扩大投资,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并没有这么做。我们想是不是还有什么担忧?余切,我听说王安的大儿子是你的书迷,可能你出面问一下要好一些。”
“有多少投资?”
“他说会在沪市投资十亿,开办几条电脑的组装线。还可以把美国的软件也引入到中国来,在中国的大学里面组织起电脑班。余切啊,21世纪是电脑的世纪……”
电脑班?
岂不是将来最早的那一批互联网大佬,都受了我的恩惠?
“十亿人民币吗?”
“十亿美元!”
余切听到后吓一跳,他知道外汇对这时的中国人有多么重要。
一美金寄到国内,一般的情况是一分美元也收不到,全部要换成外汇券或是人民币。而且还不是等额,比如一美元应当换成八块钱,而实际上可能只给你换两块钱,三块钱。
所以胡后宣给余切写感谢信是应当的,他不知道,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