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弄这四集,整个剧组忙的鸡飞狗跳。
当时的电视拍摄需要用到录像带,拍摄的时候为了节省成本,并不严格按照情节发展来拍摄。
于是,就会这儿拍一点,那儿拍一点。
那最后凑出前四集的时候,就得从满地的录像带上,这儿拿一点儿,那儿拿一点儿……东拼西凑,攒出一个完整的情节来。
央台电视剧中心的主任、电视剧副导演,以及剪辑师仨人在机房剪得天昏地暗,粗剪一遍,再细剪,然后再复制,复制完了,还有录音,声道,配音……
你问王福林呢?
王福林当逃兵了。
他太紧张,害怕电视剧被否了。吃完散伙饭,王福林就跑去南方散心去了。
等到审片这一天,余切才发现王福林本人没来。
怎么回事?牢弟?
今天是你的大好日子,各位,我们今天之所以欢聚在这里……
“他人呢?”余切问。
“王导去徽省散心去了。他心里没底,不敢面对,如果咱被否了……他怕是要隐退了。”
开茅台,胜利结算的事情,居然逃了?
余切不能理解。
央台的电视中心主任阮若林告诉余切:“余老师,其实咱这电视剧一直都不被看好……要不是你拉来了投资,一些顾问又支持我们,怕是早黄了。”
原来,在《红楼梦》电视剧筹备期间,京影厂又上马了个电影版。导演是谢铁丽,一个和谢晋并成为“两谢”的导演。
这电影版的不仅投资规模更大,谢导资历也比王福林不知道强到哪里去,给王福林臊得只想钻地缝儿。
这还不算完,作家程荒煤前后两次来央台,找到台长,要求下马电视剧。“《红楼梦》是个伟大的作品,一个标点都不能改!”
程荒煤是电影部门的老大,文联的副goat,也是余切在文学院的同事。
“我怎么不知道这事儿?”余切纳闷了。
程荒煤还是《文艺报》的副主编,和他打过很多次照面。不说是其乐融融吧,至少也得是相敬如宾,客气得很,怎么会对我出手?
他不知道我眦睚必报吗?
你现在资历高,辈分老,可你不还有离去的时候嘛。到时候轮到我坐庄的时候,你怎么办。
阮若林说:“那已经是好些年前的事情了。你那会儿还在复读呢。”
说到这,阮若林自己乐了:“程副主席也不是没批评过,这不是有沈聪文先生吗?又有你,咱自己也扛住压力了,他就不怎么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