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宇宙 > 历史军事 > 秦吏 > 第349章 劳动人民的智慧

第349章 劳动人民的智慧(3 / 4)

对此,章邯急得都快上火了,但黑夫却不慌不忙,而是让章邯派人去少府下辖的东西织室走一趟,这两座织室负责收集蚕茧,织作文绣郊庙之服,在那儿,果然找到了黑夫想要的东西……

展现在章邯、程商面前的,是一张轻轻薄片,手感像是丝帛,却不是一块完整的布。

章邯不认识,倒是程商道:“此物在关中称赫蹏(hèti)。”

“然也,在南郡则叫方絮。”

黑夫笑了起来:“看来程兄家中,每到夏天,也是机杼户织声不绝于耳啊!”

程商叹气道:“家母以蚕桑织布之业将我养大,岂能不识?”

黑夫颔首:“我亦然,家父早丧,家母与伯嫂起早贪黑养蚕织绢,但那些轻柔的丝帛,却都卖到县里去了,她们从未穿到身上过……”

而黑夫从织室讨来的“方絮”,正是蚕桑的产物,上等的蚕茧可直接抽丝,那些恶茧、病茧也不舍得扔,放入滚烫的水中,用漂絮法取丝。

漂絮完毕,篾席上往往会遗留一些残絮,几次下来,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在太阳下晾干剥离,就是眼前的赫蹏、方絮了。

章邯出身豪贵富户,从小衣食无忧,有现成的丝帛文绣穿,当然没机会认识此物,他也不明白这跟造纸有什么关系。

为了解答他的疑问,黑夫便取来笔墨,在方絮上一板一眼地写起字来。

程商解释道:“在织女之家,赫蹏是用来祭祀嫘祖的祭品,祭祀前,常会请识字的人,在上面写些颂文。其实是不舍得烧布帛,便以此物来代替。”

他也有些恍然大悟:“黑夫说要做比简牍轻便,比布帛便宜的‘纸’,莫非就是赫蹏?”

随即程商又自我否定地摇摇头:“恐怕不行,赫蹏太少,漂絮数十次,方能得到一张。”

“只是原理相近罢了,我正是从中得来的灵感。”

黑夫拿起写了字的赫蹏,手中用力,慢慢将它撕扯开来。

赫蹏从中央开裂,丝絮纤维被扯得松散,黑夫将其放在桌上,请程商细观。

“细看就知道了,所谓丝帛,还有这赫蹏,其实不过是无数细絮交织而成的,亦可称之为丝纤维。”

他又指着门外池沼中,那些沤麻的女子:“农妇们将葛麻茎秆收上来后,将剥下的麻皮浸泡在水中,沤上半月,最后麻皮松散,就可以抽出一根根的细絮来,这些细絮便是麻纤维。”

“说白了,不论丝帛葛麻,还是常见的桑皮、楮皮,都是由无数纤维构成的。”

“是故,既然丝帛的细絮压扁晒干可成赫蹏,

最新小说: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三国:家父关羽,永镇山河 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为奴十年 世子无双 抄家流放,开局送我四个美娇妻 督军,你家奶团子又锦鲤附体了 逼我做平妻?我单开女户后富甲天下 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